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中国古代京剧服饰中的图案。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京剧服饰(     
A.反映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B.是儒家思想艺术化的体现
C.适应了社会大众的审美心理D.有利于防止社会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西汉元帝时期,政权枢机要官的27%以上是有儒学教养的人士,而到了东汉初期,这一数字变为70%。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东汉初期(     
A.学术与政治开始结合B.官学教育日益普及
C.三教合流的趋向凸显D.主流思想得以强化
2022-08-06更新 | 18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3 . 如表为世纪之交(1999—2001年)跨国公司投资规模增长表(单位:亿美元)。可见,当时(     
A.经济区域集团化遭遇挑战B.国际贸易格局发生重大改变
C.经济全球化得到迅猛发展D.世界金融中心逐渐发生转移
2022-08-06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4 . 斯大林模式从本质上说,是为回应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现代化挑战,而以动员型为基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现代化模式。由此可见,这一模式(     
A.开辟了经济与社会结构转型的新途径B.体现了国家资本主义对经济的主导作用
C.充分调动了广大工人农民生产积极性D.全盘否定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有效做法
2022-08-06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沧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看来,思考辛亥革命必须要“上下延伸”和“左右会通”。辛亥革命不只是1911年10月10日那一天发生的……它也是一场世界级的革命,是中国对世界全球化的一次自觉的、理性的回应。此观点主要是基于辛亥革命(     
A.实现了中国社会转型的目标B.加快了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
C.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性质D.顺应了世界民族民主运动的潮流
6 . 汉代,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从某种意义上讲,此时丝绸是一种最值得信赖的货币。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市场上的白银货币量不足B.统治者对丝绸服饰的偏爱
C.政府军费开支的急剧增长D.丝绸具有高度流通的价值
7 . 古罗马时期,法律规定儿子必须继承父亲的职业。由于工资低微、工作时间长、赋税苛重,或在职业上没有兴趣,成千上万的人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由此可知,这一规定(     
A.说明罗马法具有人文关怀B.适应了帝国扩张的需要
C.不利于古罗马工商业发展D.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2022-08-05更新 | 24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令“天下耕田,本主不能耕佃者,任有力者播种”;天圣(1023~1032年)年间,下诏“民流积十年者,其田听人耕”。这些诏令的颁行意在(     
A.抑制土地兼并B.扩大农业生产C.保障民众生活D.缓和人地矛盾
9 . 唐太宗时期,欲重新恢复儒学的正统地位,使儒学达到“古昔未之有”的极盛状态;武周时,“制以释教开革命之阶,升于道教之上”;唐玄宗时期,则综合儒道,采取“体国经远”的“至道”治国理念。据此推断,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传统文化的交融逐渐增强B.完善政务决策机制的需求
C.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D.加强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10 . 下图为唐朝和北宋洛阳地区货币使用所占比重(       
A.开矿技术得到创新B.社会生产持续恢复
C.纸币应用趋向萎缩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