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这一做法()
A.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
C.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所示是甲骨文中“天”“帝”“王”三字的写法及释义。据此可推知,商代
甲骨文今文释义
在甲骨文写法中,“天”字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上面是人的头,“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其本义是“人的头顶”,后引申为万物的主宰
“帝"字在甲骨文中字形像木头架起燃烧的样子,表示祭祀最高天神的痧祭
“王"字在甲骨文中为斧钺之形,当时斧钺是礼器,象征王者的权威

A.天子的权力高度集中B.祭祀对贵族政治影响比较大
C.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D.宗教在社会中扮演重要角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内重要人物的部分主张或改革措施。据此可推知,春秋战国时期
人物诸侯国主张或改革措施
管仲齐国“以劳收禄”“收禄不过其功”“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乐毅燕国“循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察能而授官”
申不害韩国“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内修政教,外应诸侯”
吴起楚国“使封君子孙三世而收爵禄”“明法审令”“砥砺甲兵,以时争利于天下”
A.实现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B.法律教化阻碍社会发展
C.军功爵禄与法律制度分离D.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2022-03-29更新 | 590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福”常与“祭礼”相结合,即“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福”途径的变化
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
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逸周书·商誓》篇记载了周武王对殷商内服的诰辞,说周伐商是执行上帝的命令和惩罚。又告知商朝的百姓是无罪的,有罪的是纣王。周武王说自己的命令出自天,如有不听天命而作乱者,就治罚于他。这说明周武王
A.治理国家赏罚分明B.用连带机制管理殷商内服
C.深谙宗法制的奥妙D.借助天命以构建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殷代后期,商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天帝联系起来,出现了君王由人间走向天上的趋势。对此,郭沫若指出:“帝的称号在殷代末年已由天帝兼摄到人王。”据此可知,当时
A.血缘政治趋向淡化B.王权神化意识强烈
C.等级秩序逐步形成D.商王实现高度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商朝,人们对“天”无能为力,只能祈求其保佑。而自周代始,“天”成为真正的人格神,且与君意相关联,君主对它的祭祀再丰厚,若本身没有敬天爱民,也不会受到上天的庇佑。这一变化说明
A.王权必须借助神权维系统治秩序B.人们对国家治乱原因的认知深化
C.君主权威带有较浓厚的神秘色彩D.儒家民本思想成为治国的新标杆
8 . 有学者指出:“在西周时期,从政体形式上看,是一种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周政体是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展现了崭新的政治风格
C.王权因官僚集团制约尚未高度集中D.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学者张光直在《美术、神话与祭祀》一书中说道:“中国文明的起源,关键是政治权威的兴起和发展。而政治权力的取得,主要依靠道德、宗教垄断稀有资源等手段,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天地人神沟通手段的独占。”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法律教化作用显现B.神权与政权相结合
C.血缘纽带作用弱化D.德治与法治相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早商时期,王位争夺频繁,夺取王位之后,新王大都会将都城迁至自己的封地。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以后,都城稳定在殷。这一变化反映出
A.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B.最高权力继承相对稳定
C.早期宗法制受到巨大冲击D.君主专制制度最终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