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传说中“虎啸能生飓风”。下图是后母戊鼎的耳廓纹饰——虎噬人头纹,以表达商王与虎通灵,彰显权威,威吓民众。虎纹在西周的兵器、礼器中题广泛存在。这种文化现象可以佐证商周时期(     
A.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B.已经形成了专制王权
C.王权借助于神权力量D.血缘奠定政治的基础
3 . 历史学家唐德刚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皇权和神权相结合
C.家国同构D.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
2022-03-09更新 | 422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临高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籍礼监督平民在“藉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
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
大搜礼整编军队、检阅兵力
乡饮酒礼、乡射礼维护一乡内贵族宗法制度、统治秩序和军事训练和学习
朝礼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祭礼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
婚礼和丧礼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商代国家体制有内服与外服之分,且外服异姓方国居多。西周时期,大规模分封宗室子弟和功臣。商周政治体制变化反映的历史趋势是
A.部落血缘色彩增多B.国家政权的强化
C.财产地域观念淡化D.等级制度的瓦解
6 . 《左传·桓公二年》记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材料反映
A.宗法关系开始成为西周基本的政治关系
B.周的政治文化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C.宗法制和分封制受儒家治国思想的影响
D.周的政治制度体现出政权和族权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021-06-15更新 | 9166次组卷 | 100卷引用:海南省琼中县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西周立国后,将殷商遗民分别封赐给卫国和鲁国,并告诫他们对待殷遗民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将夏遗民“怀姓九宗”封赐给晋国叔虞时,也告诫他对待与戎族杂处的夏遗民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西周这种做法旨在( )
A.保留前代制度风俗B.加强各族之间文化交流
C.确立分封制的原则D.缓和矛盾维护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文献记载,远古时期天地相通、民神杂糅,人人皆可通过占卜祭祀沟通天神。五帝之一的颛顼“绝地天通”,把沟通神灵、祭祀天地的特权统归于专职巫师,其他人不能参与。这一变化
A.推动了早期国家的形成B.成为了阶级分化的源头
C.导致了神权王权的分离D.促成了专制统治的建立
10 . 如图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西周大克鼎,被誉为“国之重器”。史载西周“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或一鼎”。说明不同等级贵族,使用鼎的数量不同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B.西周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C.西周的治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