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保证和谐,逐步形成一整套治国的理念和方法。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分封制度得到贯彻B.早期儒学发挥资政作用
C.国家制度已经充实完备D.政治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2021-08-30更新 | 1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山东专用-卷02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夏王太康“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商王太甲被伊尹“放之于铜宫”;周成王年少,周公旦“乃摄行政当国”;周厉王被逐,“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这些记载表明夏商周时期
A.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B.王权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C.政治斗争非常激烈D.仍有浓厚的原始民主制度残余
2021-07-29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政治史-考点01先秦政治制度
3 . 商代青铜纹饰多见兽面纹(也称饕餮纹),具有神秘、形象、厚重的审美特点,而西周青铜纹饰多见环带纹或窃曲纹,皆是卷曲的细长带状条纹,具有简朴、抽象、流动的美感。纹饰变化体现了
A.西周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B.西周政权神权色彩逐渐淡化
C.先秦社会天命思想的转化D.西周绘画艺术以写意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时国人暴动可以赶走天子而不受惩罚,直至春秋时代,国君在重大问题决策时还需要“询国人”“谙万民”,国人干预“立君”“迁国”,甚至“出君”“就君”的事也屡见不鲜。这主要表明,中国早期国家
A.践行民贵君轻的政治主张B.制定礼乐制度促进权力认同
C.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荡不安D.君主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5 . 周人统治初期,统治者“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命南宫括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这表明当时周代
A.治国思想体现保民观念B.社会的矛盾比较尖锐
C.已有“民贵君轻”思想D.继承了前朝治国思想
2021-07-18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商周档案保管和使用情况简表。由此可知,商周时期
朝代档案主管人员情况档案保管或利用
商朝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西周“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A.国家治理实现了从迷信到理性的转变B.重视文化的记录和传承
C.逐步建立了完善的国家档案管理制度D.依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7 . 商王对被征服地区采取当地人聚居,当地首领行使统治权的管理办法。西周则是由周王“亲戚”率官吏以及周族人组成的军队到封国进行管理。这种变化.
A.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B.开创了改土归流的先河
C.源于西周实行宗法制度D.加剧了诸侯的离心倾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期与国君同族的下层国人也拥有干预政治的权力,遇有重大问题,国君要询问全体国人的意见,国人可以批评甚至废除国君。这说明西周
A.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B.形成了完善的中枢决策体制
C.保留了部分氏族民主制传统D.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监察体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西周建国之后,周公指出:国王是上天之子,故称天子,受命于天管理所辖区域;如果管理者不合格,不能以德服人,则可以革除上天之命令,即革命,如周朝之推翻商朝。这说明西周统治者
A.重视宗法血缘的作用B.吸取夏商统治的经验
C.建立起中央集权统治D.注重政权合理性解释
10 . 儒家经典《左传》记载了不少春秋时期遭“厉鬼还魂"报应的事例,如晋卿荀偃杀晋厉公,就曾梦见晋厉公砍掉自己的头颅,后暴病;卫庄公违约杀掉浑良夫,即梦见浑良夫披头散发“叫天无辜”,后失国。这反映出
A.政治统治神权色彩浓厚B.天人感应思想深入民间
C.儒家注重维护宗法秩序D.礼乐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2021-07-01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