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
A.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
C.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礼·地官·族师》中有“五家为比,十家为联;五人为伍,十人为联;四闾为族,八闾为联;使之相保相受,刑罚庆赏,相及相共,以受邦职,以役国事,以相埋葬"的记载。这表明周代
A.基层管理蕴含连带责任机制B.礼法并施且赏罚分明
C.村社行政管理体系严密完备D.宗法制深入社会底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中国古代先民对自然与鬼神保持着无限崇敬与信仰的态度。到了春秋时期,出现了重“人”与重“民”的社会思潮,原始宗教发生了人文化、道德化的嬗变。这种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当时
A.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B.道德伦理的人文理性增强
C.儒家思想社会影响力扩大D.社会等级秩序逐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西周青铜器铭文的格式:首先,重申受赏者先祖与王之先祖间领导与服从的关系;然后,受赏者承继其先祖之特权,接受王的统治;最后,王策命赏赐,受赏者感谢王与先祖的美德。这表明西周时期
A.文化传承意识极强B.书法艺术日益成熟
C.宗法礼仪备受重视D.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西周时期,统治者注重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尚书》中《多士》《无逸》等篇总结了殷商在为政用人方面的成功经验,并将其归结为“敬德保民”的思想;《召诰》《酒诰》等篇,则历数了殷商为政之失。材意在强调西周统治者
A.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B.重视历史的现实价值
C.坚持儒家的德治理念D.注重成功经验的总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8 . 《国语周语上》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又云:“今(厉)王学专利,其可乎?匹夫专利,犹谓之盗;王而行之,其归鲜矣。”这说明
A.西周衰落的原因之一是政策性变革失当
B.堵塞性排斥民众批评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C.周厉王时期已经开始尝试君主专制制度
D.西周历史进入转折期已经开始名存实亡
9 . 下图为“德”字在商周时期的不同写法,甲骨文中没有“心”符,金文中加入“心”旁,体现不同的天命观。这表明
A.甲骨文比金文字体更加规范B.周代实行严格的宗法分封制
C.周代天命观中蕴含人文主义D.商代天命观被周人完全摒弃
2021-09-0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史载:“(武王)十一年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伐纣决战)。”材料从一个侧面反映周武王
①通过占卜来理解天命   ②不再信天意而只重人功
③是伐纣的最高决策者   ④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