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下图为《尚书·禹贡》五服图:一为甸服,为王室贡赋区;二为侯、绥服,为王室守卫区;三为要、荒服,为武力征服和治外之区。由此可知,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确立B.基层治理体系健全
C.地方等级差序分明D.地缘政治影响分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
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
3 . 在内外服制度中,王室与附属国是同盟关系,但未必有血缘关系,有的附属国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而在分封制中,诸侯国的主体都与王室有血缘关系,周王室的有效管辖范围扩大,形成“天下共主”的地位。这说明相比分封制,内外服制
A.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对较弱B.具有开疆拓土的作用
C.冲击了贵族世袭特权地位D.形成了家国同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周代凡拥有土地且享有名号者,都是享有其领地统治权力的“君主",只是土地有广狭,爵位有尊卑,“君主”的权力大小不同而已。这反映出周代
A.等级秩序逐渐瓦解B.分封制导致诸侯纷争
C.中央集权尚未形成D.天子未得到诸侯拥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居住在城内的贵族和平民称为“国人”,以别于郊外的“野人”。国人在西周地位比较重要,召公曾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比喻劝解周厉王。西周国人对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影响体现在
①可以通过舆论来影响朝政   ②对君主的权力起绝对制约
③享有受封土地上的统治权   ④君主遇重大问题要征求国人意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 . 周初统治者一方面用天命征服殷族,“祈天命”;另一方面又强调“欲王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水保民”,据此可知
A.敬天保民已然成为社会共识
B.“敬天”实为思民,有利于现固周王室统治
C.儒家思想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D.”保民”实为役民,巩固了地主阶级的统治
7 . 有学者指出:“在西周时期,从政体形式上看,是一种与宗法制互为表里的等级君主制。”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西周政体是政权与族权的结合B.展现了崭新的政治风格
C.王权因官僚集团制约尚未高度集中D.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8 . 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记载,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王”。这一称号既是姬姓乃天下之大宗的表现,也是王朝礼制的规范。这反映了西周
A.王权开始与神权相结合B.社会风俗受到礼乐浸染
C.国家祭祀制度较为成熟D.政治统治宗法色彩浓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青铜礼器上大量狰狞的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材料中“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指的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祭祀与祖先崇拜的结合
C.礼仪与特权的结合D.王权与社会资源的结合
10 . 我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书中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制度,下图是根据书中记载而绘制的周代城市结构示意图。这反映了周代(     )
A.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政治形态B.城市的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市场交易D.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2021-11-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