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立朝仪,造都邑,随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谊,定内外之官。其总务者曰①内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法者曰御史台。于是一代之制始备,百年之间,子孙有所凭藉矣。

--------摘编自《元史》

材料二: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沿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为②军机处,与枢密院对掌大权,并成为“二府”。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府库,悉隶③三司

------摘编自《文献通考》

材料三: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④汉初地方行政制度是分封制)。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然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已明矣。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处划线部分有三处不符合史实,请写出序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并进行改正。
2021-09-15更新 | 4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面对百年战乱造成的满目疮痍的社会现状,北宋初期的统治者为了尽快医治创伤,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制定“偃武修文”政策。这一政策(     
A.体现对社会管理的放松B.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促进了文教科技的发展D.推动了主流思想的革新
3 . 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
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
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
2020-12-08更新 | 1785次组卷 | 5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某大臣上书皇帝说:“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这位大臣最有可能生活在
A.西周B.秦朝C.宋朝D.清朝
2020-11-1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合格考)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在唐代,由宰相亲自兼领尚书的一个司,如盐铁、度支之类,为对财政问题直捷处理方便起见……而宋代,则此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独立起来掌握全国的财政。这表明
A.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B.唐代宰相专权现象明显
C.宋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凸显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强化
6 . 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
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
2020-05-22更新 | 52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朝初年,宋太宗命史官重修《太祖实录)时指出,时值契丹入侵,太祖率兵出击,一日醉卧帐中,众将士云集,强拥太祖为皇帝,此乃时势所趋,并非人力所为。今人研究认为,赵匡胤制造辽(契丹)与北汉联兵南下的假情报,宰相范质等人不明真相,匆忙派遣赵匡胤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弟赵匡义等受意发动兵变,将士们把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天子。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C.今人研究都比古人研究更接近历史事实
D.官修史书对历史事实的记载易受政治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D.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