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元丰年间,北宋与西夏作战失利,宋神宗想以运粮不力为由杀掉一个漕运官,宰相以不合"祖宗之法"拒绝;神宗又提出将其刺面流放,门下侍郎答以"还不如杀了他",神宗只好作罢。这一事件表明北宋时期
A.谏议制度趋于完善B.宰相权力急剧膨胀
C.文官拥有特殊地位D.皇权受到一定制约
2 . 宋初,宋太祖将枢密使赵普调任宰相,又设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副手,同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之后,参知政事兼任宰相副职渐成定制。这反映出,宋初
A.宰相政务异常繁重B.中枢决策机构完备
C.君主专制得以强化D.宰相职位形同虚设
3 . 史载,有群臣当迁官,(宋)太祖素恶其人,不与。宰相赵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这表明当时
A.皇权受到理学思想约束B.相权对君权有一定的制约
C.君主专制程度有所减弱D.作为宰相拥有人事决断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宋)赵普历相太祖、太宗两朝,于厅中座屏后置两大瓮,凡有人进利害文字皆投置其中,满则焚之;太宗后期任命“为人糊涂”的吕端为相,并勉励他“体黄老而行化,用志乎无为”;真宗问宰相李沆治道所先,沆答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为最先。”材料反映了北宋初期
A.因循苟且的政治风气B.皇权强化,相权被架空
C.黄老思想治国成效显著D.“冗官”造成效率低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宋太祖在反思了前朝的教训后,做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定,并将其上升为国策。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历史责任感,敢于通过多种手段限制皇权。宋真宗曾遣使持手诏来见宰相李沆,欲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让使者传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遂罢。元丰年间,吕公著上书宋神宗告诫道:“人君一言一动,史官必书。若身有失德,载之史册,将为万代讥!”士大夫们还严格控制太子或年幼皇帝的学习方向和接触范围。此外,在士大夫的解释与强调下,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常常迫使皇帝避正殿,减常膳,大赦天下。……宋代士大夫政治中毫无疑问地贯彻着忠君思想,要求皇帝尊重并更多的听从士大夫,从而保持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仍然是英国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参与者。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权的限制。1714年,乔治一世上台后,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力慢慢地由国王转到内阁手中。光荣革命后,国王曾通过册封贵族和上院中的支持者以控制上院的立法活动。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改革,立法权逐渐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控制的平民院手中。这样,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限制皇权与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在手段及结果方面的不同之处。
2021-03-29更新 | 1212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罗定邦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某大臣在边疆战事紧急之际向皇帝上书指出:“(本朝制度)分军、民为二体,别文、武为两途,宣敕并行,议论难一,事无责任,更相顾望”。该大臣批判的是
A.丞相制度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行省制度
7 . 某同学以“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为主题整理了下面示意图。与甲、乙相关的史实是

①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管理体制,三分相权,彼此牵制监督加强皇权
②首创皇帝制度,中央官职以丞相为首,但设御史大夫、太尉相互牵制
③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后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相权
④设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被撤销,内阁制也有名无实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意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说说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下中央决策的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10 . 宋初到南宋,宰相事权强化的趋势明显。宰相的事权包括兵权、财权、司法权出现了由分割到集中的过程,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相权分散影响行政效率B.南宋皇帝大多能力低下
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大大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