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学者指出,汉代遵循“先王公卿之胄,才则用,不才弃之”的选官原则,实行以“孝廉”为核心的察举制,在数百年实施过程中突出了“以德取人”“以能取人”“以文取人”等选官标准。这些做法(       
A.引领了社会的价值取向B.促进了人才的灵活使用
C.激发了士人的参政意识D.完善了人才培养的机制
2024-05-05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自汉武帝以来,西汉不少官员都是孝廉出身。当时全社会形成一种“在家为孝子,入仕为廉吏”的氛围和舆论。这反映出西汉(     
A.选官制度趋于公平公正B.统治集团注意笼络民心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巩固D.社会基层治理较为严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察举制在最初的操作过程中不试笔墨,民间评议对朝廷选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东汉阳嘉年间,左雄上言:“郡国孝廉,就是古时候的贡士。出来做官,就要协理风俗,宣扬教化,若是不学无术,那就一点用都没有。请自今以后,被举荐者都先去公府,儒生测试儒学经术,文吏测试行政文书。”帝从之,颁下郡国。阳嘉新制(     
A.体现了汉代儒学独尊地位B.便于豪强地主把持政权
C.蕴含向科举制演化的因子D.利于选拔实际有用人才
2022-07-06更新 | 1615次组卷 | 20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古代的“士”是历代的精英阶层,其内涵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士是等级制度中贵族的最后一个等级,需要在官学中学习“六艺”等文武知识与才学。春秋战国时期,“士”作为一个特殊的阶层崛起,以知识与才学为各诸侯国所重视;士的来源广泛,私学成为“士”的教育主要途径,士在各诸侯国中担任各种官职有带兵作战、有纵横外交、有担任一国之相和各级行政、有从事教育的,士的派别也非常之多。

材料二   经历两汉,“士”成为儒学之士的主要称谓,以学习儒家经典“五经”为主,也重视“御”“射”“求”“数”等六艺中的实际才学,但到魏晋时期,“士”固化为特殊的阶层。隋唐宋元,“士”的来源又逐渐广泛。明清时期,“士”主要指科举达到秀才以上的读书人,所读之书基本以“四书”“五经”为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内涵出现重大变化的原因,简析春秋战国时期“士”对当时社会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汉至明清时期“士”的内涵出现的几次重大变化,并指出这几次变化的主要因素。
2022-06-05更新 | 1035次组卷 | 10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汉时期,州举秀才、郡察孝廉,通常为本州郡人。南北朝时,异地察举和异地求举觅举之风渐趋流行,这反映了()
A.门阀士族制度形成B.人口流动现象加剧
C.刺史行政权限扩大D.官员铨选制度更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通志》载,"汉郡国每岁贡士",至中央后,有经术、笺奏之试加以检验,然后方得授官;但所授又非职事官,而是入三署宿卫为郎,"以观大臣之能",熟悉朝廷行政过程。此后再经一次选拔,方能"出宰百里""典城牧民"。这说明汉代察举制
A.选才程序逐渐实现平等公正B.注重对官员实践能力的考察培养
C.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各级官员D.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重要科目之一。汉朝规定各郡国每年须按规定入数向朝廷举荐人才。其中被推选为孝廉的人,不仅“德行高妙”而且“学通行修”。这客观上
A.提升了官吏的整体素质B.打破了门阀对政权的垄断
C.解决了阶层固化的问题D.动摇了郡县制的政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察举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虽然汉代诸帝要求公卿大夫或“两千石”举孝廉,但这一制度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步骤却是地方官吏在自己的辖区内首先经过“乡举里选”发现、选取、考察人才,然后才推荐给上级。所谓“乡举者,博问乡里而举之也”。据此可知察举制(     
A.加强了中央集权B.采用直接选举的方式
C.具有一定公平性D.沦为沽名钓誉的工具
9 . 下表是《后汉书》列传所记载人物的家庭背景。据此可推断,这一时期
因政治活动而闻名的人物(所占比例)
官员的儿子或孙子88(35%)
名门望族48(19%)
社会地位低下或贫困者9(4%)
无记录可查者107(42%)
A.存在阶层固化的趋向B.名门子弟素质较高
C.察举制已经遭到破坏D.世家大族把持朝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代史书中有很多官吏死后“家无余财”,甚至无以为葬的记载。2002年,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发现了汉武帝时期张汤(曾官至御史大夫)墓。其出土随葬品十分简单,多为小件器物和日常生活用具,和史书记载吻合。这种现象主要
A.得益于休养生息的推行B.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C.表明墨子思想得到贯彻D.受到察举制实施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