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党史专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中国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会上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这表明,该会议
A.统一了各地早期党组织名称B.赢得共产国际对建党的支持
C.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总演习D.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诞生
2022-03-15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演练卷( 全国乙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454 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总结了党自成立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第二部分强调对党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的结论,是有益的和必要的。第三部分回顾了党内曾出现的错误路线,还强调了遵义会议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从政治、军事、组织、思想这四方面来批判第三次左倾错误路线并阐述了正确主张。第五部分对“左”倾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进行了解释和说明。第六部分指出在应对和克服各种“左”倾、右倾错误思想时的一些做法。第七部分表述对于革命事业即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及美好愿望,指出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是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关键。

——摘编自荆毅萍《中国共产党两个“历史问题”决议研究》

材料二:


——国家睿《<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的产生过程和历史影响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产生的影响,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决议》的共同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得到哪些启示。
3 . 论述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 下简称《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凝练,又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回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日趋裂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渐盛,南北差距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业已破产的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去追求并实现现代化?这便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为全球发展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而可以鲜明而有说服力地回应这一时代课题。

——摘自《学习强国》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03-14更新 | 370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2022届高考热身模拟历史试卷(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党内成员结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对党外知识青年保持相当警惕和距离。1925年五卅运动后,中国共产党要求各级党团组织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参加革命运动.吸收其中的革命分子加入共产党或青年团。这一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
A.唤醒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B.认清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D.注重凝聚民主革命力量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评选变迁一览表(部分)

时期劳动模范评选概况典型代表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开展了3次劳动模范评选大会,分别在1950年(464名)、1956年(4703名)、1959年(3267名)。三年间共评选了8434名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评选的标准是依据劳动竞赛而定的,主要内容是忠于职守、努力工作、踏实肯干等。“万能工具胎研制者”王崇伦、“盐田大改造”孙华喜、“我国第一粒滚珠创造者”宋世发、“第一位女火车司机”田桂英
20世纪6070年代劳模评选一度停滞,直到1977年全国性劳模评选活动才得以恢复,分别在1977年评选1次,1978年和1979年各评选2次。“铁人”王进喜
20世纪8090年代劳模分布的职业日渐多元,由最初的产业工业、农民到企业家、科学家等,劳模的形象不断扩展和丰富。劳模文化的内涵也日趋与时俱进,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贵义轻利”“敬业乐群”思想,还结合时代所需,演化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一心为乘客的公交售票员李素丽、“两弹元勋”邓稼先、“氢弹之父”于敏、“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抓斗大王”包起帆、“当代愚公”李双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1世纪初至今每五年召开一次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会议,劳模评选标准不断充实和完善。在倡导踏实肯干的劳动态度和技艺卓越的劳动能力的同时,添加了“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等指标,并愈加重视劳动道德品格及精神要素。宇航员杨利伟、体育明星姚明、普通农民工张小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私营企业主永芝、“网络语音架构师”贾磊、拯救国家人民健康于危难之际的功勋模范钟南山、陈薇

——整理自王霖凡、赵冰《“变”与“不变”: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模范的变迁发展逻辑》


参考表中一组或几组信息,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2-03-09更新 | 163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中师范大学第—附属中学光谷分校2022届高三3月校内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23年6月12日-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0人。大会对于陈独秀所作的关于与国民党合作的报告,持赞成票的有21人,持反对票的有16人,持弃权票的有3人。这表明中共
A.对革命策略的积极探索B.党内“左”倾路线占据上风
C.受共产国际的影响巨大D.忽视农民阶级的伟大力量
2022-03-05更新 | 261次组卷 | 6卷引用:东北三省三校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1935 年,陕西子长县成立苏维埃政权,将地主韩厚福的7垧地分给了韩银厚。次年,苏维埃政权一时撤离,韩银厚被迫退回分得土地,又向韩厚福租了8垧半地耕种。后来边区政府成立,韩厚福要求韩银厚退租,而韩银厚只返还了1垧半地。韩厚福不服,诉至边区高等法院,但遭驳回。判决
A.符合当时边区政府的土地政策B.调动了社会各阶级抗日积极性
C.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取向D.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
2022-02-26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涟源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最后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1926年,蔡和森在《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写道:“研究俄国革命的经验与俄国共产党的历史,但是同时我们又要知道中国革命及我党要如何发展及其发展的道路如何,故须明白我党的历史。”他的主张主要体现了
A.学习借鉴苏联的革命经验的思路B.学习党史以明确党的性质的倡议
C.宣传革命理论和动员民众的策略D.探索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的思想
2022-02-24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


——摘编自1945年《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归纳中国共产党三个历史决议在内容上的共通之处。
(2)任选一个历史决议所涉及的历史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
2022-02-24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吴川灵《中国近代出版类期刊统计与研究)

材料二   建国后,政务院成立的国家出版总署,设立专门的期刊管理机构。在1950年至1952年之间,国家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期刊发展的政策,为期刊发展奠定了基础(见下表)。

关于期刊发展的政策(部分)

时间单位/会议政策
19509全国第一次出版会议《关于改进期刊工作的决议》
195010政务院《关于改进和发展全国出版事业的指示》
19528政务院《管理书刊出版业印刷业发行业暂行条到》
《期刊登记暂行办法》
195212邮电部、出版总署《关于改进出版物发行工作的联合决定》

——摘编自段艳文(与新中国共成长同新时代齐奋进一新中国期刊70年发展历程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出版类期刊数量发生的变化及其成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建国初期新中国期刊发展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022-02-12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