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钱穆论述的“封建政治”解读正确的是
①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
②以血缘关系为主要依据实行郡县制
③带有深厚的贵族政治的特征
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A.①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乐队乐舞
四面八佾
诸侯三面(缺北面)六佾
卿大夫二面(缺北和东)四佾
一面(只有南面)二佾
A.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B.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2018-11-29更新 | 186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春秋时,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以下对这则材料解读准确的是:
①县的地位比郡高
②在战争中所获的新领土上设置县、郡
③县的出现比郡早
④商鞅变法奖励军功有利于中央集权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 . 下图是咸通九年印制的《金刚经》,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古代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物B.说明我国古代雕版印刷术开始使用不晚于唐朝
C.节省了印刷费用,提高了印刷效率D.是研究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写道:“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阻塞了,于是大家都要争当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竟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因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对材料解读不准确的是
A.该制度指察举制,创立于汉武帝时期
B.该制度存在名额太少以及请托舞弊问题
C.该制度后来名存实亡,失去察举本意
D.该制度与考试相结合,发展为八股取士
6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其用意只在于确立儒家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丽诸子百家、读书人若要研究,尽可自便,只是不能用来猎取功名富贵。但到了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共同认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采取的专制独裁政策。造成这种解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人标新立异来提高知名度
B.史料缺乏造成学者认识不足
C.政治形势对学术研究的干扰
D.传统史学界研究方法的局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汤显祖《牡丹亭》题词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下列对这段话的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文学开始与现实相结合
B.是对当时的官方哲学的否定
C.标志着世俗文学的诞生
D.是早期民主思想产生的体现
2018-07-30更新 | 223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历史试题

8 . 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心得,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突出反映了当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引自《论语》

孔子说:“如果是面对着仁善,那么就是对教师也不要作谦让。”“善人治国一百年,可以削除残暴和杀戮了。”“只要一心追求仁善,就不会有邪恶

——引自《何新论坛》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全集》

材料四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都首尔挂牌。

截至2017年,全球已建立443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共计800多所,分布在90多个国家(地区)。国内61所高校和机构参与孔子学院的合作办学,主要提供到国外教授中文的教师和招募志愿者。

请回答:

(1)孔子被后世称为“圣人”,比他稍晚些的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马克思称为“哲学之父”。材料一、二表明孔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孔子死后,“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

(3)结合材料一、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学院在全球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9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3996次组卷 | 122卷引用: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

——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4-17更新 | 61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阶段测试(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