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百家争鸣与中华文明”

材料一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 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 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 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

——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1)结合所学,任选儒、墨、道、法诸家中的一家思想,对材料一所述观点进行评析,并指出该思想主张在当今的社会价值。

材料二   现代考古表明,中华文明在史前时期的存在,不是一花独放,而是像满天星斗一样。除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还有许多上古的文化遗存散布在全国各地。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反映了中国人的思想本质,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人既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的需要,也必须调整人的生活方式以适应自然的规律,这就是所谓“天人合一”的根本要义。中华文明和域外异质文明的接触,无论是与印度佛教文明的接触,还是对西方近代文明的引进,都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华文明的主要特点。

2 . 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代雅典的主要政治机构

政治机构职能
讨论、决定国家重大问题
负责处理大部分城邦政务
受理并裁决公民投诉

材料二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四   近代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领导权属于皇帝领导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1)写出材料一中①②③处的主要机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运行方式。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机构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指出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

(3)根据材料四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文明的认识。

2018-11-2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2010年11月16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中,京剧获全票通过,人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艺术迎来发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那么京剧与文人画有何相似之处
A.用写意的手法表达情感B.都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
C.都适应了市民阶层的需要D.都以表现真实的自我为目的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00年后,中国人口成倍增长,移民相继涌向边疆地区。明朝时期,朝廷鼓动民众向具有战略意义的区域迁徙,西南方向上主要是鼓励向明朝与缅甸的边境线上拓展,北方地区则鼓励向长城一带拓展。朝廷有时甚至强制民众迁徙到这些地方;有时也会通过向民众承诺免税,为他们提供种子、工具和役畜,而且帮助建造堤坝和灌溉网络以鼓励他们迁徙。通过这些方式,明朝成功向云南迁徙了约一百万人口。在17世纪,清朝也用类似的方式加速了对四川的开发,因为明末时期四川曾因爆发张献忠起义而人口又减。

一一摘编自[]易劳逸《家族、土地与祖先》

材料二   欧洲移民大量涌入美国是从19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特别是1848年欧洲革命以后,移民浪潮一潮胜过一潮,移民人数呈现递增态势。在这些移民中,以西欧和北欧为主,其中爱尔兰人和德国人数量最多。对于这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徙,历史学家称其为“伟大的人类迁徙运动”。19世纪上半叶,欧洲移民大量迁往美国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19世纪上半期,欧洲许多封建国家盛行政治和宗教迫害。为逃避这种迫害,不少人漂洋过海,历经险阻来到美国。不过,单纯因政治原因而移民美国的并不多。在德国移民中,1848年德意志革命迫使约五千名欧洲革命者逃往美国,其中就有大名易淆的政治家卡尔卡尔·舒尔兹和约色夫·魏德迈。

——摘编自陆月娟《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向美国移民的历史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朝廷向边疆地区移民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上半期欧洲人不断向美国移民的原因及其对美国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曾下过诏书,不举孝子廉吏的地方长官应如何处罚。这一来,就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有定期的选举。汉代一百多个郡,至少每年要有两百多孝廉举上朝廷。这些人到了朝廷,大抵还是安插在皇宫里做一个郎官。郎官之中虽然也尽有贵族子弟,但究竟是少数。政府一切官吏,几乎全由此项途径出身。这样的政府,我们叫它做读书人的政府,或称士人政府。政府即由他们组织,一切政权也都分配在他们手里。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南北朝及以前,贵族集团对政治具有强大影响,官吏的任命基本以门第为标准,地方佐官由长官辟举,中央与地方在具体政务运作的层面上并未完全联结为一个整体。隋唐之际科举制度的建立及其后考试科目和录取标准的不断调整,是宋代那种新型官僚形态形成的前提。北宋各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都是由官僚而非贵族负责运转,贵族作为一个社会阶层对帝国政治运作的影响力基本消退。“朝廷(皇帝与宰执为首)一州县一百姓”架构下的国家形态基本成型。

——摘编自刘后滨《政治制度史视野下的唐宋交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选官制度的特点及弊端。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汉代相比,唐宋选官制度发生的最大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政治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