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9 道试题
1 . 下图是汉、唐、宋时期南北户数增减变化数据图。对该历史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源于美洲物种的传入
B.推动政府加强对社会的控制
C.促进工商业市镇兴起
D.与南方经济的增长密切相关
7日内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题
2 . 下面是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直隶获鹿县二十五甲地权分布情况表(北方一农户耕地能力约100亩,即超过100亩占地可视为地主)。从表中数据可推知,当时该地(     
类别户数%耕地亩数%
无地户120118.2
不足1亩户2403.6120.90.1
1至10亩户2.25634.311950.012.2
11至20亩户149722.721476.321.9
21至30亩户72211.017,392.217.7
31至40亩户2964.510180.110.4
41至50亩户1171.85170.75.3
51至60亩户781.24244.24.3
61至70亩户400.62582.02.6
71至80亩户270.42o18.92.1
81至90亩户100.2835.40.8
91至100亩户150.21437.21.5
101至150亩户310.53623.83.7
151至200亩户200.33397.03.5
201亩户以上310.513696.414.0
合计658198125.1
A.土地租佃关系出现了新变化B.重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C.地权分布利于国家赋税征收D.土地的所有权相对稳定
2024-05-09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3 .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邦和天下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世安)臣闻:井税之兴,其来日久;田莱之数,制之以限。盖欲使土不旷功,民罔游力。雄擅之家,不独膏腴之美;单陋之夫,亦有顷亩之分……愚谓今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审其径术,令分艺有准,力业相称,细民获资生之利,豪右靡余地之盈。则无私之泽,乃播均于兆庶;如阜如山,可有积于比户矣。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属今主(孝文帝)。然后,虚妄之民,绝望于觊觎,守分之土,永免于凌夺矣。

——选自《魏书·李安世传·请均田疏》

材料二:严如煜在《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中对川陕楚交边山区的记述:“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庄,粟利不及包谷(玉米),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包谷高至丈许,一株常二三包。山民言大米不耐饥,而包谷能果腹,蒸饭作馍,酿酒饲猪,均可取于此,与大麦之用当,故夏收视麦,秋成视包谷,以其厚薄定岁之丰歉。”……除了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茶叶贸易外,到了清中后期,海外贸易渐兴,西方饮茶之风盛行,茶叶成为中国外销的大宗商品,并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达到高潮。如湖南、湖北的红茶大量出口俄罗斯、英国等地,据同治《平江县志·物产》所云“茶,邑产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

——摘自陈锋《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三:在国际粮食援助方面,美国等早期推动者更多是为了解决本国农业机械化运动带来的剩余价值流动。而中国在从粮食受援国向粮食援助国、从净引资国向净投资国转变的过程中,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既向有关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紧急粮食援助,也注重向非洲等欠发达地区传播粮食种植技术。中国支持世界粮食计划署在华设立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还通过在受援国设立跨国粮农企业,带动当地粮食经济发展。……中国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奉行“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观。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1.3657万亿斤,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自2004年来连续18年增产丰收。

——摘自林子涵《中国是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世安在农业生产领域向孝文帝所提的建议,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建议实施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在农业种植领域的新变化,并从世界市场角度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在对外援助上的不同。结合所学,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中国能成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的积极力量”的理由。
2024-04-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宋神宗元丰年间丝绵和丝织品产量的地域分布。表中数据显示,宋代(     
类别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其中:两浙路
租税额37.3948.4823.28
丝绵35.5552.6421.71
38.0650.4225.01
上供额27.1172.1630.79
丝绵5.1294.8868.17
18.3281.2126.46
(计量单位:“丝绵”为“万两”,其他为“万匹”)
A.手工业分工细致B.农民赋税负担沉重
C.丝织业技术高超D.丝织重心已经南移
2024-04-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海南省海口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考试历史试卷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敦煌户籍残卷所见唐代均田户受田情况表

户籍年代均田户数受足户数平均每户应受田亩数平均每户未受田亩数
高宗时期10101.069.0
武则天时期40143.5102.0
玄宗时期322148.7106.6
代宗时期112149.389.8

注:唐代上柱国按规定受勋田3000亩,表中是排除了上柱国户后的数据。

——改编自王仲荦《隋唐五代史》

材料二   白居易的《赠友》描述了两税征钱导致钱重物轻而伤农的现象,“胡(何)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弹”;表达了对租庸调法的认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计桑田。不求土所无,不强人所难。量入以为出,上足下亦安”,主张“复彼租庸法,令如贞观年”。柳宗元的《答元饶州论政理书》指出,两税法实行按户等征税,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导致“贫者愈困饿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横侈泰而无所忌”。他认为要避免上述现象的出现,只有“舍其产而唯丁田之间”,即恢复以身丁为本的租庸调法。

——改编自付志宇《唐人诗文所见两税法变革补证》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居易、柳宗元对唐代税制改革的看法。
2024-04-0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热搜题 新高考二轮 认识、启示类非选择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人口数量

时期年份口数出处
东汉157年(桓帝永寿三年)5600《晋书·地理志》
西晋280年(武帝太康元年)1600《晋书·地理志》
581年(文帝开皇元年)2900《隋书·李德林传》等
755年(玄宗天宝十四年)5300《通典·食货》

材料二   《后汉书·仲长统列传》记载:(东汉后期)“豪人之室,连栋数百,膏田满野,奴婢千群,徒附万计”。(注:奴婢、徒附为依附人口,不为国家所掌握)

材料三   清朝经过顺治、康熙、雍正三朝的增长,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人口总数增至4亿3千多万,达到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高峰。人口的快速增加导致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

——摘编自任惠玲《洪亮吉人口思想与马尔萨斯人口理论的比较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内容,指出东汉至西晋人口数量变化较大的原因,并分析表格中的人口数据在历史研究中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内容,说明清朝人口数量增长的原因及产生的社会问题。
2024-03-28更新 | 15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泰半之赋”。据史料记载,秦朝收取“泰半之赋”,对此学者们存在较大争议。

材料一   (农民)还要按规定向国家缴纳人头税,服繁重的徭役。秦代的田赋负担相当沉重,征收量达到2/3

——孙翊刚《中国赋税史》

注:①孙翊刚对“泰半”的理解是2/3。

材料二   (秦代)口赋则远比田租要重,所谓“收泰半之赋”,就是要将一年收入的一大半,作为人头税(口赋)上交国家。

——王新龙《大秦王朝》

材料三   里耶秦简


“迁陵卅五年豤(垦)田舆五十二顷九十五亩,税田四顷□□……”

——陈伟《里耶秦简牍校释》第1卷

材料四   总舆田(应纳税土地)数5295亩,除以总税田(应缴田租)数451亩,为11.73倍,若总税田数为441亩,则为12倍。这两个数据都可以作为秦始皇三十五年迁陵县的实际田租税率为“十二税一”的佐证。

——刘三解《秦砖大秦帝国兴亡启示录》


(1)就研究秦朝收取“泰半之赋”而言,上述四则材料哪些是第一手史料?哪些是第二手史料?
(2)根据材料一,秦朝农民对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哪些?对比材料一、二,两位学者对“泰半之赋”中的“赋”的理解有何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秦收取“泰半之赋”的说法是否成立?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3-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图为唐主要时期宰相出身身份对比表,据此得出的合理推论是(     

太宗

武后

武宗

宣宗~昭宗

宰相总数

29

20

8

66

士族出身

17

6

3

32

庶族出身

12

14

5

34

庶族比例

40%

70%

62%

51%

(表中数据根据两唐书中的人物传记)
A.士族得到制度上升官晋爵的保证B.高门大族的垄断地位得以延续
C.唐朝君相权的矛盾逐渐得到缓解D.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有所调整
2024-03-06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授时历》是郭守敬受忽必烈委派而制定,这部历法的天文数据相当精确,一公历年为365.2425天,和标准测算只差26秒。这主要得益于(     
A.空前辽阔的疆域B.宽松的社会环境C.开明的民族政策D.发达的海外贸易
2024-01-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数据”中的历史

在历史研究中,统计数据是探究历史问题的重要史料来源。从不同的视角出发,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材料一   “康乾盛世”时期中国人口曲线图


(注释:康熙:1661—1722年,在位61年:雍正:1722—1735年,在位13年;乾隆:1736—1796年,在位60年)

——李强等《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基于经济数据的测算分析》

材料二   乾隆五年(1740),谕令开垦零星田土永免税课,务求“野无旷土”、“民食益裕”,“山头地角、欹斜逼窄砂碛、间石杂砂瘠地”等概不放过。……乾隆三十八年,全国耕地积远胜于以往,估计接近10亿亩。

——孙兵《人口、盛世与民生》

材料三   康雍乾时期,中国财政收入从1661年的6162万两增加至1766年的8280万两,年均增长2.8‰。同期,法国和英国的财政收入1680年分别为1440万两和616万两,1750年分别增加到4260万两和2760万两,年均增长15.61‰和21.66‰。

(注:1750年的英国人口约为0.108亿)

——洪振快《财政收入越高国力就越强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乾盛世时期的人口状况。
2.根据材料一、二,乾隆时期耕地面积增加的原因。(三选)
A.政府鼓励垦荒B.垦殖上地免税C.人口快速增长D.高产作物引进E.清朝疆域辽阔
3.上述三则材料为研究“康乾盛世”的经济状况提供了哪些视角?
4.根据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康乾盛世时期的经济状况?
2024-01-1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