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面漫画反映的是明朝时期统治状况,其中“皇帝的‘望远镜’指的是(     
A.三司B.五军都督府C.锦衣卫D.六部
2 . 如图中的漫画,体现了清朝时期的哪一特点?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B.君主集权的高度强化C.中外的交往与冲突D.思想控制的加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政治、思想产生什么影响?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三方面予以说明。
4 . 下面四幅漫画,形象生动的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一些情况。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从图中你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①变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
②有些反对变法的人混入变法队伍,出现用人失当问题
③新法的某些措施如保甲法,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④变法引起了北宋天下大乱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
2.其中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关键因素是上题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2016-11-18更新 | 2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山东济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汉代山东武梁祠画像石中的孝行图“曾子故事”,画面左侧为曾子面向右方而跪,画面右侧是曾母坐在织机之前。左上角为榜题,“曾子质孝,以通神明,贯(感)神祇,著号来方,后世凯式,(以正)抚纲”;“谗(言)三至,慈母投杼”。汉代墓葬孝行图像盛行体现了(     

A.宗法制度得到加强B.儒学伦理影响扩大
C.官员选拔范围变化D.礼法结合观念盛行
2024-06-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东北地区史前玉器主要出土地点分布示意图。该图可以用来说明,东北地区(     

A.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点B.玉器制作已进入萌芽和发展期
C.成为中华文化的中心区域D.已出现了疆域较大的早期国家
2024-05-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儿童史的兴起为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童蒙读物包括《苍颉篇》《急就篇》等字书,汉代还重视《论语》《孝经》等。汉代砖画像反映出,当时儿童与成人的界限不清晰,儿童的成人化现象严重。父母往往带着未成年子女参加农业劳作,传习技能。儿童既有掩雀、捕蝉、蹴鞠等一般游戏,也有战争儿戏等模仿大人行为的特殊游戏。
隋唐唐律对儿童与成人做了区分。儿童不再像前代那样穿着成人服装。文学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关于“牧童”的内容。除《急就篇》《孝经》等读物外,还有文学诗赋等方面的教材。儿童游艺包括音乐舞蹈、堆沙成塔、采花、斗草、骑牛、骑竹马、叠罗汉、倒立、顶竿、游泳等。
宋元宋人将儿童视为吉祥的象征。画家创作了大量的婴戏图,描绘了儿童蹴鞠、击球、嬉水垂钓、骑竹马、舞狮子、皮影戏等场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播甚广,朱熹等鸿儒硕学也加入到编写儿童读物的行列中。
明清儿童服饰颜色鲜艳,有些儿童佩有长命锁、金手镯等。官方主张用等级秩序教育儿童,民间也有发展儿童天性的呼声。跳百索、抖空竹、抽陀螺、放风筝、踢毽子均是儿童喜欢的娱乐活动。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选角度拟定论题,并运用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8 . 在学习《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时,某历史社团使用思维导图对其中一个学习主题进行了整理。

(1)请从文明发展的角度为该主题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名称。
(2)为对该阶段历史进行更加精准而全面的学习,你认为可以对该思维导图进行怎样的调整?(要求:对思维导图的条目或内容进行补充或者修改,并简要说明调整的具体方案或调整的原因,相关调整应至少涉及两个维度。)
2024-04-18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海国闻见录》是一部记述中国沿海地理和世界地理的综合性著作。清陈伦炯撰,成书于雍正八年(1730),全书分为上下两卷,目录如下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卷:1.《天下沿海形势录》:记述我国沿海地理形势。

2.《东洋记》:记述朝鲜、日本及琉球。

3.《东南洋记》:记述台湾、菲律宾群岛、西里西伯岛、摩鹿加群岛及婆罗洲。

4.《南洋记》:记印度支那半岛、马来半岛及巽他群岛。

5.《小西洋记》:记南亚、西亚及中亚。

6.《大西洋记》:记非洲及欧洲。

7.《昆仑记》:记南海中之昆仑岛。

8.《南澳气记》:记千里石塘、万里长沙,即我国南海诸岛。

下卷:1.《四海总图》:即东半球图。

2.《沿海至图》:即我国沿海形势图。

3.《台湾图》:即台湾西岸图。

4.《台湾后山图》:即台湾东岸图。

5.《澎湖图》

6.《琼州图》:即海南岛图。

提取《海国闻见录》中体现的世界地理认知信息,并加以阐释。
2024-04-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