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作为思想敏锐的学术群体,春秋战国诸子不约而同地继承“义”、改造义、发展义,以“义”作为建构自身学说的立足点。据此可知,诸子旨在(     
A.直面现实矛盾B.弘扬礼乐文化
C.强调精神建设D.谋求天下大治
2 . 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2023-10-17更新 | 213次组卷 | 118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新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称“周初领袖放弃了狭义的种族和宗教排外性,大张旗鼓地结合起军事、拟血缘原则和超种族组织,终于超越邦国联盟这层格局,把华夏带上一个空间稳健的统合体制”。该学者认为,西周(     
A.推动了华夏统一B.放弃了宗教神权
C.建立了中央集权D.扩大了统治范围
4 . 落日余晖·变与不变。

经济的变与不变

材料一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用低价购买了大片空闲的低洼沼泽地,雇用贫苦乡民加以治理。部分土地被改造为良田,收成大增。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顺带捕捉鸟类和昆虫,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销售所得“视田之入复三倍”。由此,谭晓成功致富。类似现象,从明中期起逐渐多见。

材料二   下图为《耕织图·耙耨》部分,《耕织图》是康熙帝命人在南宋同名图画基础上改绘而成的,描绘了江南地区农业生产的场景。



思想界的“清流”

材料三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王阳明

人但率性而为,勿以过高视圣人之可为也。尧舜与途人一(即“同”),圣人与凡人一。

——李贽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黄宗羲

材料四   这一时期多方面的发展并没有突破传统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以及儒家思想体系的构架……与同一时期西方国家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飞跃相比,中国前进的脚步显得迟滞而迂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农业领域的变与不变。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思想界出现的倾向,并简单评价王阳明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一至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把明清时期出现的新现象称为“落日余晖”是否恰当,并说明理由。
2023-10-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唐盛世。

汉唐盛世是中华文明辉煌的象征,也正是在这个英姿勃发的时代,中华文化与外部世界展开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交流。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在广大的地方播撒下自己的辉煌。

材料一   它继承秦的遗产,以几十年的经营,创建出一套政治制度,而成为封建时代的楷模。新生的汉民族无所畏惧,敢与彪悍的匈奴帝国对抗……它对外界又充满好奇,迈开向西寻珍宝的脚步。

——摘编自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汉》

材料二   今定中正,立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孟郊《登科后》

材料三   盛世侧影:“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唐太宗

李唐起自西陲,历事周隋,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切文物亦复不闻华夷,兼收并蓄。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体现的多个史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郊登科的途径,并对照材料二中的魏晋选官,分析该途径的进步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尝试以“汉唐盛世”为主题,写一段话。(提示:从原因、表现、影响的角度进行分析,表述成文即可)
2023-10-0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部分内容,并使用了几点、线、面、平行线、直锐钝角等汉语数学概念。徐光启对这部书推崇备至。这说明西方科技知识(     
A.一定范围内得以传播B.促进了传统科技转型
C.动摇了中国人的思想D.丰富了传统文化内涵
2023-10-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种现象可能出现在(     
A.租佃关系普遍的宋朝B.丝织业繁荣的唐朝
C.资本主义萌芽的晚清D.17世纪的苏州工场
2023-10-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平定准噶尔叛乱后,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制度。盟长由蒙古王公贵族担任,负责监督本盟各旗军政事务,各旗首领履行中央委派的职责。这一制度反映了清朝前期(     
A.巩固了国家统一B.致力于彰显君主威严
C.奠定了辽阔疆域D.开创民族治理新模式
2023-10-05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下列地图是中国古代汉中在不同时期的形势示意图。由此判断,属于元朝时期的是(     
A.B.
C.D.
2023-10-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元代学者许衡称“考之前代,北方奄(意为覆盖)有中夏,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其他不能实用汉法,皆乱亡相继”。与此相符的史实是(     
A.猛安谋克制度B.金世宗大定之治
C.金朝迁都燕京D.辽朝的因俗而治
2023-10-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