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碑文载“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整编自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外历史纲要》(上)等

材料二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清朝将治理边疆的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着手解决日益严重的北部边疆问题。当时俄罗斯侵入黑龙江流域,崛起于西北的准噶尔蒙古部兵锋向东,准噶尔与俄罗斯还将手伸向北方的喀尔喀蒙古。清朝、俄国、准噶尔三种势力展开激烈角逐,对于清朝而言,处理北疆的蒙古与俄国的关系,迫在眉睫。清朝在东北成功地遏制了俄罗斯的扩张,签订条约,划定边界。清朝还驱逐占领北方喀尔喀蒙古部的准噶尔势力,喀尔喀蒙古并入清朝。清朝再平准噶尔,控制西藏、青海,统一天山南北地区。

——常建华著《清朝大历史》

(1)观察材料一、写出图1与图2对应的朝代与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指出“签订条约,划定边界”中的条约名称并简述条约意义。结合所学,概括清朝治理边疆的方式。
2024-04-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天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朝的江浙行省最初管辖范围很大,大致包括今天的江苏、安徽、浙江西东北部。后原属江浙行省的江北部分被拆出,加上河南等地成河南江北行省。元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宋朝悲剧的重演B.增加地方的财政收入
C.维护地方的统治秩序D.规范地方的行政管理
3 . 有学者这样评价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工作组是代表中央去地方坐镇的,都顶着中央的头衔,级别和中央政府的宰相是一样的。该制度为(     
A.三省六部制B.郡县制C.二府三司制D.行省制
2024-01-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就算是先古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来当政,他们也会采取郡县制。该观点意在说明(     
A.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B.秦统一的历史功绩
C.制度变革是历史的必然D.郡县制始于周文王
2024-01-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东都事略》是南宋史家所写的北宋历史。该书的目录后有一个“牌记”,上面写着两行字: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一现象说明(     
A.北宋私人刻书发达B.江南一带文化昌盛
C.南宋私人著史普遍D.文人已有版权意识
2024-01-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它是政治的附庸,政治家们用它辅助治理国家;它具有思辨性,闪耀着哲学思想的智慧;它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一端连着华夏中原沃土,一端连着西域中亚文明。”对“它”的解读正确的是(     
A.西汉时成为正统思想B.东汉末年在中国兴起
C.魏晋时期渐趋本土化D.隋唐时成为文化主流
2024-01-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据《晋书·刘元海载记》记载,刘渊的祖先冒顿单于迎娶了汉朝公主,并与汉高祖刘邦约为兄弟,故其子孙改姓刘氏。匈奴人刘渊自称汉家外甥,建立的政权名为“汉”。该现象说明(     
A.门第观念影响广泛B.正统观念影响少数民族
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民族交融交流趋势出现
2024-01-28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唐代形成了较为独特的“封驳制度”,即皇帝的指示要经过政府部门“给事中”的审查,给事中认为没问题,才能下达。如果给事中认为皇帝的想法不合理,则不予签字。在唐代掌握“封驳”权限的机构是(     
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宣政院
2024-01-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学术界倾向于用社会组织形来划分时代。在东亚大陆最先出现的是大体平等的前国家时代,然后是邦国时代,再往后是王国时代。其中属于王国时代的文化遗存是(     
A.仰韶文化B.北京人遗址C.龙山文化D.二里头文化
2024-01-2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中国知识线与外国知识线相接触,晋、唐间的佛学是第一次,明末的历算学便是第二次。”以下对于“第二次知识接触”评价正确的是(     
A.产生了广泛影响B.助推了社会转型C.冲击了正统思想D.传播了西方科技
2024-01-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