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东汉后期,成千上万的学生聚集于太学,儒生遍布于社会。“执法不挠、诛举邪臣”的李膺成为士人交往的核心。士人和正直官员不满现实,品评人物,抨击时政,称为“清议”。当李膺被诬为“党人”而被罢免归乡时,“天下士大夫皆高尚其道,而污秽朝廷”。上述材料反映的政治斗争出现的原因是(     
A.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B.宦官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C.绿林起义动摇汉朝统治D.中正官评定士人的品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朝沿袭商鞅时代的奖励军功制:杀敌一人者赐爵一级,可以任五十石之官;杀敌二人者赐爵二级,可以任百石之官,由此出现大批军吏担任地方官员的现象。据此推测,这一现象(     
A.为阶级矛盾激化埋下隐患B.标志秦代官僚政治的形成
C.推动了秦统一天下的步伐D.加速早期国家形成和发展
3 . 佛教传入中国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佛寺从布局到建筑本身的阁楼、密檐、雕墙粉壁等都发展成了中国的民族形式。悬空寺的最高处为“三教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是如来佛祖,佛祖右手边(南侧)为老子,左手边(北侧)为孔子。这反映出(     
A.佛教呈现本土化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C.儒佛道互相吸收融合D.社会动荡急需儒学复兴
4 . 明代民歌《时尚劈破玉歌》唱道:“做生涯委实直堪羡,走燕齐经楚粤,天涯海角都游遍,江湖随游荡,万金腰系缠。四海为家,四海为家,到处随消遣。”这反映了当时(     
A.拜金逐利观念盛行B.世界市场影响扩大
C.传统思想受到冲击D.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经济与汉代相比仍然在不断发展,并非处于停滞和衰退状态。精耕细作的农业在耕作工具与耕作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畜牧业成分较之前相比大幅增加。这种变化(     
A.社会动乱不会影响经济发展B.得益于北方人民的南迁
C.延缓了北方政权的频繁更替D.促进封建国家再次统一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晚期“金字塔遗址”,是牛河梁遗址群中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海拔高度564.8米,整个建筑为正圆丘形的土石结构,中央土丘直径40米。土丘外包砌石范围在直径60—100米之间,总面积近10000平方米,从所处位置和建筑规模看应是与女神庙具有同等价值的中心建筑。由此可推知,当时该遗址(     
A.早期国家形态成熟B.最主要功能是祭祀
C.科学技术水平很高D.社会动员能力强大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卷
7 . 下表 宋代江南西路更改乡名情况(部分)。材料反映了宋朝(     
时间原名更名更名原因
庆历中(1041—1048)永昌文昌以其乡多文士
宋代康乐欧桂欧阳修伯祖欧阳仪进士及第,里间荣之
南宋文霸儒林周必大中进士
淳祐十二年(1252)太平孝感朝廷因杨懋卿纯孝,“诏旌表其门闾”
A.完善科举制度B.重视文教事业
C.奉行重文轻武D.推行乡里制度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8 . 据史书记载,孔丘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孔丘也曾任命原思做“宰”,“与之粟九百”。上述现象表明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广泛B.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C.兼并战争日趋激烈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7日内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肇庆市龙涛外国语学校高三下学期三模冲刺历史试卷
9 . 观察下图,导致两条统计数据线趋向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赋役制度的变革B.户籍管理的完善C.基层治理的加强D.人口流动的减少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夏国家、民族从春秋战国起就逐渐加快了它的一体化进程。这种一体化进程打破“邦国”、“宗族”壁障,使国家、人民不论在政治制度、个人身份、族类从属上都发生极大变化。

——摘自李禹阶《华夏民族与国家认同意识的演变》

材料二 元朝对边疆的控制在以前朝代的基础上更为强化。漠北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这一地区没有州、县建置,实际基层行政单位仍然是蒙古社会中传统的千户、百户组织。元廷大批签发内地军民前往漠北屯田,并在一部分蒙古牧民当中传授耕作技术,使得漠北地区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就。……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任职,可世袭。第一任行省长官在云南“教民播种,为陂池以备水旱,创建孔子庙……由是文风稍兴”。吐蕃作为单独的大行政区,由中央宣政院直接统辖,元朝皇帝信奉吐蕃喇嘛教,尊喇嘛教萨斯迦派僧侣为帝师,吐蕃官员皆由宣政院或帝师荐举,皇帝予以任命。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三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变化。
(2)依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边疆治理的特点,分析元代边疆治理措施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模拟(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