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欲富贵而恶贫贱,人之常情”“设言富若可求,则虽身为贱役以求之,亦所不辞”“循天理,则不求利而自无不利;殉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已随之”。据此推断,朱熹主张(     
A.合理调节物质生产与利益分配B.追求财富与道德伦理相互统一
C.积极缓和田主与佃农之间关系D.存理灭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023-09-19更新 | 306次组卷 | 17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 . 南宋初期,宋高宗给予宰相重权,通过与宰相共同分配权力的方式建立高速运行的中央决策系统,使得“原本分享的权力逐渐被皇帝和权相集中起来”。这说明当时(        
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步缓和B.封建官僚体系面临严重危机
C.中央权力运行方式有所调整D.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2023-09-18更新 | 55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届西南名校联盟“3+3+3”高三教学质量诊断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2022·河北·模拟预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时,汉军破匈奴右地,占据河西地区,朝廷先后设置酒泉、张掖、敦煌、武威四郡。在此后百余年的经营中,西汉王朝通过布防军队、移民屯田、修筑长城和设置障塞亭燧等,使河西地区不仅成为重要的绿洲农垦区,而且在“断匈奴右臂”和连接西域与开辟丝路交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河西四郡在历代中原王朝的西北边疆战略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摘编自雍际春《河西四郡及其战略地位论要》

材料二     凉州在河西走廊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地“山川险阨,土田沃饶,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武德初,置凉州总管府。贞观年间,改都督府,督凉、肃、甘、沙、瓜、伊、芳、文八州,其所领之地,横贯今甘肃大部和新疆东部。凉州都督常奉朝命,行西北道安抚大使或安西都护,职权范围大大超越凉州。武德初,杨恭仁为凉州总管,他采取措施防御东突厥的进犯,妥善处置了瓜州刺史贺拔威的叛乱事件,在凉州镇守近7年,有效地守护了河西走廊。

——摘编自张雄《唐太宗经营河西走廊略述》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唐经营河西地区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河西四郡在中国古代边疆治理方面的战略价值。
4 . 黄宗羲认为,全国各级学校都应该通过“公议”的方式推选名儒担任老师,在特定的日子,天子和各级官员还要亲临学校,就弟子之列听讲,师儒可以就其行政失误提出批评。地方官员如果倚势欺凌老儒,学校的士子可以群起而驱逐之。该观点(     
A.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B.蕴含着一些朴素的民主色彩
C.顺应了强化监察制度的趋势D.揭示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危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14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发展变化表”,推动该时期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年代人口数量(单位:亿)
洪武二十六年(1393)0.7
万历二十八年(1600)1.97
康熙三十九年(1700)1.50
乾隆五十九年(1794)3.13
道光三十年(1850)4.30
A.封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B.高产作物广泛引进和推广
C.明清时期海外贸易走向繁荣D.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繁荣
6 . 从隋至元大运河线路的延长以及从人字形到南北贯通的一字形的改变,不仅从空间上拉近了中国南北的距离,更从国家战略格局上促进了传统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改变。由此可知,大运河的发展(            
A.密切了政治经济中心的联系B.带动了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C.解决了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D.促进了南北方的文化认同
2023-09-04更新 | 168次组卷 | 4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合肥双凤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四)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东汉豪强地主的田庄是一个有组织的生产单位,通常会兴修水利、制造推广新式农具、总结生产经验等;大量自耕农破产后亦会投奔田庄。这体现出(  )
A.政局动荡促进了田庄发展B.小农经济发展形势良好
C.田庄具有一定的进步性D.田庄成为中央集权的威胁
8 . 战国时期祖先神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人们在祈求祖先的同时,还祈求其他神灵甚至直接祈求其他神灵。而秦汉以来,大多数人选取先农和农夫为代表的农业神神祇进行祠祀,希冀成为乡邑最富者。这一变化,反映出(     
A.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的发展B.商业经济的空前繁荣
C.自强求富观念的初步形成D.国家治理思想的变化
2023-08-27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押题金卷》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新变化是三位一体的整体”。下列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农本思想 官窑衰落 长途贩运
B.多种经营 民营作坊 坊市分区打破
C.苏湖熟,天下足 新式工场 飞钱与会子
D.农产品商品化 自由劳动力 专业化市镇
2023-08-20更新 | 69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中后期以来,苏州、松江等地民多“取办于木棉,以花织布,以布贸银,以银籴米,以米兑军运(粮赋)”,当地食用粮反要依赖进口,这说明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发展B.自然经济已完全解体
C.政府大力扶植棉纺织业D.民生与市场联系紧密
2023-08-20更新 | 255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