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技巨著,《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提出了先进的药物分类法;《农政全书》集传统农业之大成,总结了明末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还吸收部分西方的灌溉技术;《天工开物》注意运用数据来说明生产的质量和效率。据此可知,明清科技(     
A.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完成向近代科学的转化
C.在传承中有所创新D.突破了封建体制的束缚
2 . 下表为18世纪中英小麦价格对照表(每公石公分银),该数据可用于说明(     
年代中国的小麦价格英国的小麦价格
1701—171025.2065.20
1711—172024.1768.21
1721—173023.3461.60
1731—174026.1655.76
1741—175029.8846.08
1751—176042.7463.05
1761—177044.9673.44
1771—178039.7384.19
1781—179042.0188.21
1791—180051.29138.56

——据刘瑞中《十八世纪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估计及其与英国的比较》

A.英国人口增长率比中国更高B.中英技术革新的驱动力差异
C.中国精耕细作农业持续发展D.中国银产量剧增使银价下跌
2023-07-27更新 | 3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下表所示为1775~182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输华毛织品价值数据(单位:两)。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时间

1775~1779年1780~1784年1785~1794年1795~1799年1817~1819年

1820~1824年

价值

27767

378696

1586662

1556419

1951267

2042102

A.传统经济已失去了竞争力B.沦为英国商品的倾销市场
C.保持了与世界市场的联系D.政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2023-04-21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反映了西汉末期至南北朝初期文献记载的图书数量变化情况。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说明:西汉末期的数据为刘向、刘歆父子整理的结果,西晋初期的数据为当时国家藏书量,宋元嘉八年(431年)的数据为《四部目录》整理的结果。
A.大规模经济活动的开展B.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C.大一统政治局面的形成D.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10月,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的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开幕式上公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的年代分布统计。据此可知(     
时期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西周东周时期秦汉至明清时期
数量5项33项10项15项37项
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B.兼容并包自成体系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农耕文明领先世界
2023-11-2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登科记考》、新旧《唐书》等史籍对唐代官员之出身与科举实绩加以详细统计,详见如表:唐代士庶登科人数对比表。据此可知(     
科目出身618—649650—683684—709710—732733—755756—779780—805806—826827—846847—873874—906合计
进士31434322337457213112870589
25211971115211849132
明经47181481110531081
1367244310132
制科1391515768573088
2357446400136
A.科举制稳固并扩大了统治基础B.科举制成为唐代唯一选官途径
C.科举制推行导致了士族制消亡D.士族与庶族间矛盾日益公开化
2023-11-20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代时期,黄河流域战乱频繁,社会生产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南方各割据政权一般却比较稳定,战争较少,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五代后,全国的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逐渐转移到长江流域。据北宋初年统计,当时北方人口只有100多万户,后陆续平定南方诸国,又得230多万户。南方人口已经是北方的两倍。这一方面是江南人民长期辛勤劳动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劳动人民为躲避战火大批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同时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经验。“绍兴和议”以后,北方移民大量涌入,使南方社会经济继续获得发展。11591179年,南宋全国丁口从1684万增加到2950多万,20年间丁口增加了近3/4。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显著进步,城市和商品经济十分繁荣。自唐朝安史之乱时候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最终完成。……农业生产技术以江浙一带最进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由此产生。

——摘编自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人口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传统农业在这一时期(两宋时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中部和南部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粮食产量相应增加。

淤田、沙田、潮田、山田、圩田、围田、湖田等各类耕地的开垦;南方地区讲究精耕细作的集约化经营。作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水稻,在这一时期不仅种植地区扩大,而且耕作技术与经营方式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早稻优良品种占城稻,在宋初从越南引进以后,经过一百多年的推广,到南宋时江南各地十之八九普遍种植。有些地区,已有早稻、中稻、晚稻的区分。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把稻种在秧田上培育,然后移植(即插秧)到大田。陈旉《农书》专门记述了秧田的修治技术,不少地区还发明了插秧工具——秧马。秋收后的耕田,务求再三深耕,使土壤疏松细碎;春耕时再三耕、耙,使土细如泥。耕田用牛犁也用踏犁;耘田除草,有了耘爪、耘荡等工具;水利灌溉在原先的筒车、桔槔之外,出现了效率更大的龙骨车(翻车、踏车),可以把河水抽到一二丈高的稻田中。集约化经营的结果,是水稻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当时人说,在两浙路一带,上等水稻田一亩,可以收获稻谷五六石,约为750斤到900斤之间,是相当高的产量。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时期南北经济重心开始转移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依据材料,探究人口增长与农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2023-11-2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统计,宋元时期中国肥料种类计有46种,明清时期超过100种,《徐光启手记·广粪壤》即记载肥料107种。作物生产中肥料施用量也逐渐增大,清末太湖地区稻作生产中,肥料与用工比重由明代的1:2.65提增到1:1。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农业精耕细作进一步发展B.土地质量得到了普遍改善
C.土地投入远远高于其效益D.劳动力的投入量逐渐减少
2023-10-18更新 | 377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湖南专用)
9 . 有学者据《晋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名字,以孝为字者甚众,较带有明确宗教信仰的“之”“道”“灵"僧"等远为普遍。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     
A.三教合流趋势日益明显B.民族交融使社会思想趋于集中
C.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D.正统观念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
10 . 中国古代农业与水利建设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秦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治水活动的历史发展与地理分布统计。

省份
255—前206

206220
三国
220265

265420
南北朝
420589
安徽134
湖北1
江西111
浙江4232
江苏1328

——摘编自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

材料二   唐宋农业的发展十分突出。学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积最多是约合今亩5亿至6.5亿。政府重视水利,设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监等机构掌其事,既注意维护、利用旧有水利事业,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农具方面,唐朝出现了轻巧灵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辕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车。唐时北方开始实行麦粟复种制,两年三熟。南方则出现稻麦复种。唐朝粮食的基本亩产量约在一石左右(合今每亩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长江流域达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水利建设的发展趋势并分析影响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阐释出现“明清原有粮食种类的生产基本没有逾越这一水平”这一现象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