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65 道试题
1 . 下表是诸子百家的观点。据此可知,诸子百家(     

孟子

“ 王如施仁政于民 ,省刑罚 ,薄税敛 ,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梯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 ,出以事其长上 ,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关。”

墨子

“ 仁之事者 ,利人乎即为 ,不利人乎即止。”

孙子

“ 故知兵之将 ,生民之司命 , 国家安危之主也。”

管子

“ 政之所兴 ,在顺民心;政之所废 ,在逆民心。”

A.思想出现融合现象B.迎合了地主阶级需求
C.主张重建社会秩序D.具有强烈的民本色彩
2 . 春秋战国时代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受到广泛推崇,从上古部落联盟首领转化为声名显赫的圣王,并汇聚成具有纵向血缘关系的儒家五帝系统。五帝文化形象的演变反映出当时(     
A.民族交融的不断发展B.儒家思想体系的形成
C.国家统一的政治诉求D.传统政治秩序的崩溃
2024-06-03更新 | 33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而王夫之论及隋炀帝时写到:“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这表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     
A.大兴土木,炫耀国威B.君主昏聩,吏治腐败
C.对外征战,穷兵黩武D.国富民穷,基础脆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远古中华》记载,陶寺遗址中大型墓仅占1.3%,中型墓占11.4%,小型墓占87.3%。这些墓在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和精致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比较明显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
C.政治文明趋于成熟D.部落之间战争频繁
5 .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这表明,汉武帝时期(     
A.诸侯王国不复存在B.政府插手商业贸易
C.地方监察日益完善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2024-05-2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6 . 《西台漫记》记载:“我吴市民,罔籍田业(不从事农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赛飧计。”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     
A.工商业市镇繁荣发展B.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
C.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D.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2024-05-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7 . 宋代科举制度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恩荫”制度也一直存在。在封建制度下,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称之为“推恩荫补”,是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宋代的“恩荫”(     
A.加剧了冗官现象B.体现了社会公平C.提高了行政效率D.完善了科举制度
2024-05-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8 . “它是中国现存脚本最早的戏剧”“用语为市井语言,所写之事也多为市井琐事,但它的语言,特别是唱词的语言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该文学成就最有可能是(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
2024-05-2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记述氏族世系的书籍)一度影响到人们的仕途和婚姻。郑樵在《通志》中记载:“官之选举,必由于薄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当时谱牒备受重视的制度因素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D.世卿世禄制
2024-05-2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0 . 唐代承南北朝之后,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并收纳了北方胡人及外面输入的文化因素。外来人才亦颇有发挥余地,高丽人高仙芝可为将,越南人姜公辅可任宰相,日本人晁衡可服务朝廷。这表明唐代(     
A.社会开明开放B.科技领先世界C.产生华夏认同D.经济交流频繁
2024-05-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