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重庆巫山大溪文化早期受到了来自仰韶文化的强烈影响,晚期向北、向东发展,不仅分布范围扩大,而且在扩张的过程中与相邻的原始文化汇合,形成一些新的文化类型(如表)。大溪文化的发展演变表明(     
区域
类型

期别
川东鄂西洞庭湖流域汉水下游汉水中游鄂东
早期关庙山丁家岗油子岭
晚期大溪划城岗谭家岭曹家楼螺蛳山
A.石器时代各原始文化间交流频繁B.中国文明是土生土长的原始文明
C.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正逐步形成D.长江流域成为中华文明核心区域
2022-12-04更新 | 338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2023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考古研究,良渚文化时期农业有了较大发展,除种稻外,有的地方也种了粟、黍等旱 地作物作为补充。家畜中从北方引来了羊,农具中出现了三角形石犁等农具。上述考证可以说明(     
A.南方成为中华文明核心B.文明的起源呈现多元化
C.农耕文明在交融中发展D.中华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3 . 良渚古城的城墙由王城与外郭城组成,有宫城与宫殿,还有配套的引水渠直达城内。古城核心区域及外围水利工程均为人工堆筑而成,其体量之大无疑需要长时段的建设施工。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①已具备一定组织管理能力②出现了地域文明
③普遍使用铁制工具④水利工程系统完善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2022-11-0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考古学家苏秉琦把目前所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分为六大区系(如下图),指出这六个区系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而是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最后汇聚成为中华文明。这一理论(     

①强调各区域文化对中华文明所作贡献
②说明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社会经济基础
③指出中华文明是一个多元汇聚的统一体
④是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新石器时代的成果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22-11-04更新 | 482次组卷 | 7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二)历史试题
5 . 1981年,考古界在北京周口店西北两百公里的河北东谷坨村发掘出大量石器(下图所示)。这些石器体积较小,器型精致。经古地磁测定法测定,东谷坨遗址距今约100万年。对此推断比较合理的是(     

东谷坨文化石器
A.东谷坨遗址属于新石器文化遗址B.石器功能主要用来猎杀大型野兽
C.能够证明中国较早进入文明时代D.东谷坨文化可能影响北京人文化
6 . 约4000~5500年前的福建县石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壶、豆等陶器与赣江、鄱阳湖流域的山背遗址同类器物相似。粤东地区乃至珠江三角洲口岸有类似县石山文化的器物,也有良渚文化的玉琮。这体现(     
A.良渚文化源远流长B.南北方文化广泛交融
C.中原文化影响深远D.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
2022-09-17更新 | 1551次组卷 | 3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实验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西国字山发现了战国中期的大型墓葬。该墓葬具有突出的越文化特征,同时又有楚文化和江淮文化等文化因素,墓葬形制也与中原墓葬有相似之处。此考古发现(     
A.印证了“春秋五霸”的政治格局B.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
C.证明中原率先成为中华文明核心D.说明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已经建立
2022-09-08更新 | 10517次组卷 | 97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陶寺遗址典型陶器具有山东、河南、江汉、西北和关中地区龙山时代文化因素;玉琮、玉璧和大型厨刀继承了良渚文化的传统;透雕兽面玉佩受到江汉地区后石家河文化的影响;铃和齿轮形器等铜器则受到西北地区的影响。由陶寺显贵阶层的特大型墓葬中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的仪式用品,这体现了中华文明具有的文化基因是(       
A.“整体思维,天人合一”B.“祖先崇拜,以人为本”
C.“追求秩序,稳定执中”D.“有容乃大,和谐共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经考古发现,在一大批大汶口文化墓葬的人骨中,存在使用硬物反复敲打牙齿使齿根折断,然后拔除的情况,无论男女拔牙率都在60%以上,拔掉的牙齿大部分固定为一对上颌侧门齿,只有极少数拔除的是其他牙齿,这反映当时(     
A.统治者利用宗教操控民众言行B.民众普遍患有严重的牙科疾病
C.已经出现较为固定的社会习俗D.开始出现标新立异的情趣追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饕餮纹最早出现在良渚、龙山等文化的玉器、陶器上,也称兽面纹,融合虫、鱼、鸟、兽等多种动物元素,有“驱鬼辟邪”之义。青铜器上的兽面则出现在夏代,商代和西周早期纹饰神态愈加生动,形状复杂多变,应用更普遍。饕餮纹的流变说明
A.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基本奠定B.良渚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
C.中华文明具有继承性和连续性D.中华文明根源于游牧经济
2022-05-18更新 | 727次组卷 | 13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