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尧舜活动的晋南地区,出土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遗址,并在其中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确定节气的天文观测设施和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仪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书·尧典》对其亦有“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等记载。这体现了,当时(     
A.部落战争的频现B.早期国家的萌芽C.官僚体制的确立D.多元格局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从目前已发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较为系统的刻划符号来看,其空间范围包括了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与史前城址、礼仪性玉器的分布范围大体一致。这些发现可以说明当时(     
A.早期文明多元走向一体B.文明交流超越区域界限
C.各地文化风俗趋于相同D.文明起源空间范围广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在湖南高庙遗址的一处夫妻并穴墓内,存放有祭祀用品玉钺、贵族妇女装饰用品玉璜、玉玦等精美玉器,应属部落首领夫妻墓。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处于母系氏族社会B.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
C.私有财产已经出现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4 . 在对陶寺遗址大墓的考古挖掘中发现有宗教礼仪用器玉琮和玉璧,同时还发现有鼍鼓、特磬等礼器,这些器物多与玉石做的斧钺共出于大墓中。而斧钺曾经是军事民主制时期军事首领的权杖,后来演变为王权的象征物。这种随葬品的组合方式表明(     
A.神权与政治相结合B.社会等级分化明显
C.社会分工逐渐强化D.封建王权不断加强
2024-05-31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菏泽市高三信息押题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为2023年中国邮政发行的《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邮票,图案文物为龙山文化晚期的朱书扁壶,壶身有两个用朱砂写的字符。该朱书文字的价值在于能够(     

A.佐证中华文化起源较早的特色B.揭示当时已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C.证实陶寺遗址是尧帝都邑所在D.推动长江流域汉字起源的研究
6 . 多元一体的融合趋势深刻地影响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证明这一趋势的是(     
A.越南发现二里头遗址风格的牙璋
B.某遗址出土大量陶器及陶器碎片
C.中原受周边地区影响的贵重随葬品增多
D.多地发掘出了多达百余件随葬品的墓葬
2024-05-2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智慧上进高三下学期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图为古籍中有关中国农业起源传说的不同记载。这些记载可用来例证 ”(     
“神农氏……始教天下耕种五谷,以省杀生”
“昔烈山氏(炎帝)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
“(黄帝)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后稷(周人始祖,名弃)教民稼穑”
A.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性B.中华文明起源的本土性
C.史前学术领域的包容性D.早期文明发展的渐进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大汶口墓葬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墓主人手握獐牙勾形器的现象。从墓葬发掘的情况看,手握獐牙器者是少数;并且和其他墓葬相比,有獐牙器的墓葬,随葬品都是比较丰富的。这可以用来说明大汶口文化(     
A.贫富差距尚不明显B.手工业高度发达C.阶级分化较为突出D.早期国家已经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下图所示为仰韶村第四次考古发掘时出土的仰韶文化后期小口尖底瓶,人们在瓶内检测出谷物发酵酒的残留。据检测,其原料包括黍、粟、水稻、薏苡、野生小麦族和块根类植物,其酿造技术与甲骨文中记载的“醴”的酿造技术属于同一类型。该发现可用于探究(     
A.南北食物物种的交流B.中原农耕文明的发展
C.夏商手工技艺的传承D.原始村落的娱乐生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考古发现,在二里岗、殷墟、台西村等遗址中出现了水沟、水井、陶水管道等遗迹。《诗经·小雅》中有“滤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A.孕育着精耕细作生产方式B.水利工程兴建渐成规模
C.农业进步促进了文学创作D.传统农耕经济取得突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