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状况,孔子言“礼坏乐崩”“天下无道”;孟子曰“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庄子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为改变这一局面,他们都“思以其道易天下”。据此可知,这些思想家(       
A.痛惜社会治理失序B.以振济天下为己任       .C.揭露圣贤消极避世D.倡导以德礼治天下
2024-04-2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模拟预测(三)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春秋战国时期,公正作为一种政治主张,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表述。孔子要求君主先正已而后正人,天下即可垂拱而治;老子主张平均分配的社会理想;韩非子认为不从事劳作而生活供给却很充足,不担任官职而名声显赫,是不公正的。这些政治主张,反映当时(  )
A.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求B.得到了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C.社会亟需政治秩序的变革D.大一统成为当时社会共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忠”字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中,本义是“尽心尽力”;春秋战国时期,其意义明显朝着下对上的关系发展或转化,并成为一种政治规范。《战国策》一书中“忠”字共出现97次,如表所示:

篇名

东周策

西周策

秦策

齐策

楚策

赵策

魏策

韩策

燕策

中山策

次数

2

1

31

9

5

21

9

7

11

1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法家思想成为社会共识B.秦国社会转型较为彻底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百家思想出现融合趋势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春秋中叶,郑国内部发生变乱,国势中衰。加之郑国地处晋楚等大国之间,“国小而逼”,处境非常困难。公元前543年,子产出任郑国相位,执掌国政。他在施政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民的作用,“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他特别强调当权者必须为政以德。他提出了许多改革的思想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实践。比如实行“田有封恤”“庐井有伍”的改革,封者,田界;恤者,水沟也。子产的“田有封恤”,除了整顿原有井田的沟恤系统之外,也有将新辟私田进行整治,开掘沟渠的内容。所谓“庐井有伍”,就是把原先贵族领主田地上耕种的农奴,按什伍编制成为国家直接控制的农民,并由国家来安排他们的兵役和劳役;“作丘赋”,创立按丘征赋的制度,居住在农村的居民有交军赋及服兵役的义务;“铸刑书”,把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择能而使之”,知人善任,用其所长;“不毁乡校”,当时的乡校既是地方学校,也是一个舆论机构。子产“为相一年,竖子不戏狎,斑白不提挈,僮子不犁畔。二年,市不豫贾。三年,门不夜关,道不拾遗”。

——摘编自李宝金《论子产及其改革》

(1)根据材料,概括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春秋时期郑国子产改革的影响。
2024-04-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高三下学期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论述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论点明确,史论结合,中今中外历史均可选取,至少选取四个史实进行论述,每个史实论述充分)。
2024-03-22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彩虹学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强化模拟训练(六)历史试题
6 . 商鞅变法以军功赏爵,以爵赐田,爵位愈高,赐田愈多。秦国有功将领,都可以请赐田宅为子孙计。嬴政派名将王翦伐荆,王翦即一再请赐美田。他说这是为了使嬴政信之不疑,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这反映了当时(       
A.土地买卖现象已经出现B.传统分封制仍然存在
C.封建小农经济正在形成D.土地私有制得到认同
7 . 战国时期,市场有官府的管理机构——市亭,货物如到某市去卖,必须打上图章或刻上产地,如刻有咸市的就是咸阳市亭的产品,刻有云亭的就是云阳市亭的产品,刻有安市的就是安陆市亭的产品。这说明当时(     
A.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B.“工商食官”制度严密
C.度量衡制度得到统一D.政府注重维护商业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9 . 春秋时期外交“是循着由重视道德的作用,而趋向重现实的利益;由崇尚礼、信,而趋向诈伪和计谋的轨迹发展的”。这一变化(     
A.是应对时局的必然选择B.表明外交思想日臻成熟
C.体现了儒法势力的消长D.使列国间利益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孔子认为凡是愿意接受教育的人,不论出身地位如何,“自行束脩(一束干肉)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反映了孔子主张(       
A.为政以德B.有教无类C.道法自然D.隆礼重法
2024-02-07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