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西周时期“田里不鬻,墓地不请”,没有土地买卖。到了战国时期,土地买卖的记载已较多,如《史记》载赵括之母言:“今括一旦为将……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这一变化说明(     
A.土地兼并现象趋向激烈B.商品货币经济日益发展
C.封建小农经济尚未确立D.铁器工具得到普遍使用
2023-05-24更新 | 1123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申不害在韩国大行君主统治的“术”治,整顿官吏队伍,对官吏加强考核和监督,“见功而与赏,因能而授官”。此举(     
A.消除了官吏腐败现象B.彻底铲除了血缘政治
C.不利于行政效率提高D.强化了君主集权统治
2022-11-27更新 | 119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孔子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认为礼是自我完善的外在规范。荀子提倡“隆礼”,同时强调礼的作用是“别”,是“明分使群”,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为了达到此目的,他主张以法入礼,严格上下伦理等级秩序。儒家这一思想的发展(     
A.符合社会转型的需要B.助推新兴地主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C.促成了百家争鸣局面D.为礼乐制度的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2-10-15更新 | 1181次组卷 | 1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春秋时期戎和狄与华夏杂居,互相融合,人们把畜力和农耕技术结合起来,遂发明了牛耕。于是,牛便由单纯用于祭祀变为农业生产工具。据此可知,春秋时期 (     
A.民间冶铁业技术较先进B.民族融合推动生产发展
C.各地农业发展趋于均衡D.国家统一进程不断加速
2022-07-24更新 | 539次组卷 | 16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恒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目前所知“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国),自兹义(治理)民。”《诗经大雅》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左传》则多见把“中国”与“四夷”“蛮夷”“戎”对举的记载。据此可知,“中国”观念
A.西周初年开始形成B.加强了中原统治力量
C.产生源于文化认同D.基本内涵得到了拓展
2022-05-27更新 | 1554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鲁国季氏曾放逐鲁昭公,主持鲁国国政,鲁昭公至死也未能回鲁。晋国的史墨评论说:“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辅佐)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史墨的评论反映了
A.分封制度的瓦解B.民本意识的增强
C.百家争鸣的现实D.辅贰制的有效性
2021-12-13更新 | 307次组卷 | 6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集贤县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先秦法家普遍认为应该依法治国,以法为教,同时又认为通行全国,百姓家喻户晓的法令应由统治者一人制定,监督法令执行的官吏也由统治者一人管理。这表明当时法家的法治思想
A.实质仍是为人治服务B.与现实政治相脱钩
C.巩固了君主专制体制。D.基础是人性自私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东夷是周朝时中原族群对东方族群的泛称,春秋时期东夷族群的铜器中使用铭文与同时期的中原族群存在一些差异,但铭文种类、惯用词句、纪年方式、书写方式以及人的称呼、排行等方面,与中原族群保持了相当高的一致性。由此可知,东夷族群
A.与中原族群同步发展B.逐渐融入中原文明
C.与中原诸国争夺霸权D.注重发展冶金工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