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1 道试题
23-24高一上·全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鲁国是周礼之集大成者的诸侯国。但《左传》中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分别出现了羽父弑鲁桓公,庆父先后假手贼人弑公子般和鲁闵公,东门襄仲弑太子恶等弑君事件。这说明,这一时期(     
A.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君主专制减弱C.权力下移,礼崩乐坏D.宗法观念消亡
2024-03-03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浙江·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2 . 1896年,法国某考察团进入四川,留下了记载:“在彭山县进入了令人赞叹的成都平原——它遍地庄稼,人口稠密……繁荣富庶,令人难以置信,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当地人充分领悟、广泛使用的灌溉体系。”这一“灌溉体系”得益于(       
A.都江堰的修建B.芍陂的兴建
C.郑国渠的兴修D.灵渠的开凿
2024-01-24更新 | 92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2024年1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4·黑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分封制趋于解体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逐渐强化
2024-01-22更新 | 559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1月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历史试卷评析
21-22高一上·安徽·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广东佛山·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某战国竹简有如下记载:“虽贫以贱,而信有道,可以驭众、治政、临事、长官……故兴善人,必熟问其行,焉观其貌,焉听其辞。既闻其辞,焉少小穀(官职)其事,以程其功。”这一记载(     
A.表明宗法分封制度崩溃B.渗透儒道思想理念
C.反映私学兴起解放思想D.体现官僚政治特征
2024-02-22更新 | 422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6 . 《左传》记载,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晋国叔向表示反对,认为:“昔先王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惧民之有争心也。”子产回答:“吾以救世也。”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晋国与郑国的霸主之争B.二人重法轻礼的思想主张
C.治国思想上呈争鸣趋势D.分封体系强化的直接影响
2023-08-30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考选择题与新考法历史2024版-第二部分提升小卷11
2023·山东日照·三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左传》记载,前676年,虢公、晋侯朝见周王,周王以美酒款待二人,并皆赐给二人玉五毂,马三匹;前488年,根据吴国的要求,鲁国以相当于侍奉周天子的规格百牢(即猪、羊各百头)之礼招待前来会晤鲁公的吴王夫差。据此可知(     
A.礼崩乐坏影响政局稳定B.社会治理秩序亟需重构
C.礼制带来沉重经济负担D.政治经济实力左右礼制
2023-06-01更新 | 1438次组卷 | 17卷引用:重难点01 先秦:中华文明的兴起与变革-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23-24高三上·湖南长沙·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史记》记载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个富裕的大商人,他“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即使在推行重农抑商的秦国,吕不韦也依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这说明当时(     
A.重农抑商并未得到执行B.儒家思想推动阶层的流动
C.诸侯争霸仍然占据主导D.社会变化提高商人的地位
23-24高一上·云南曲靖·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韩非子·五蠹》记载:“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这反映了韩非子主张(  )
A.世界在不断变化B.要实施以法治国
C.治国须与时俱进D.须加强君主集权
2023-12-04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3·河南濮阳·一模
10 . 《论语》记载,孔子的雅言仅用于《诗》《书》和《执礼》,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主张。他“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知,孔子的思想及实践(     
A.适应了社会现实的需要B.体现了一定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
C.注重借鉴外来思想成果D.兼具学术研究和政治统治双重功能
2023-06-02更新 | 478次组卷 | 26卷引用:选必3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