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8 道试题
1 . 诗经曾描写秦国社会的名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了
A.政治清明
B.民风强悍
C.经济发达
D.矛盾重重
2017-11-1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合浦县第四中学2018届高三年级10月份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古书记载,“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该材料实质上反映了
A.各国纷纷变法图强B.社会性质发生变革
C.分封宗法制趋于瓦解D.边疆诸侯争霸中原
4 . 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史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
B.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期
C.新兴地主产生、奴隶主贵族势力完全消失
D.思想文化呈现出繁荣景象
6 . 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A.周王失去了军事力量B.周王失去了对诸侯的实际控制权
C.周王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7 . 人们往往以历史阶段特征或呈现的显著现象来划分历史时期。以下曾被一些学者誉为“武士与思想家的时代”的是
A.夏B.商C.西周D.东周
8 . 成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这一成语最早可能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