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据史载,周襄王想要讨伐郑国,所以娶了戎狄女子作为王后,与戎狄之兵一起讨伐郑国。这一现象(     
A.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发展B.导致了分封制度的崩坏
C.表明了华夏认同的形成D.反映了华夷观念的消失
2023-10-13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下列符合东周时期历史特征的是(     
A.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争相建立霸权B.周王室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C.各民族进一步交融,华夏族发展壮大D.学术文化发展,出现“百家争鸣”
2023-08-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从“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变化体现了(     
A.礼崩乐坏B.百家争鸣C.政治稳定D.民族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表明(     
A.民族交融推动了文化认同B.不同地区文化差异消失
C.夷夏观念逐渐被民众抛弃D.西周宗法制度开始瓦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6 . 《左传》记载桓公五年:“(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部将)射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了(     
A.武王克商B.平王东迁C.王室衰微D.万邦林立
2022-10-11更新 | 90次组卷 | 64卷引用:辽宁同泽女中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禹死后,其子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建立

B

安阳、济南分别出土过商朝青铜铲、青铜镰刀商朝广泛使用青铜农具

C

甘肃灵台的春秋早期墓中出土了人工冶炼的铁剑春秋时期,我国已能够生产铁器

D

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王拒绝。熊通“乃自立,为(楚)武王”分封制度消亡
A.AB.BC.CD.D
2022-07-18更新 | 619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根据规定,诸侯国国君每五年就要朝见周天子一次。据鲁史《春秋)记载,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国君朝见周天子只有三次,朝见晋国国君多达二十次。这反映了春秋时期(     
A.中央集权加强B.周王室衰微C.社会和平稳定D.儒学居主导地位
2022-07-07更新 | 1501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史记》在评论某一历史阶段时写道,“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而灭世。”该历史阶段是
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春秋战国D.秦汉时期
10 . 西周至春秋时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但到了战国时“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世袭制崩溃B.士阶层崛起C.社会大变革D.君权的衰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