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社会上出现了大量以出卖自己劳动力为生的“庸客”,《韩非子》中就有主人以美食、钱币等招募“卖庸而播耕者”的记载。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分封制趋于解体B.郡县制得以推广
C.井田制遭到破坏D.宗法制逐渐强化
2024-01-22更新 | 56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4届高考历史热身卷(山西卷)
2 . 《诗经·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渰(yǎn:云兴起的样子)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据此可知,出现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诸侯王的鼓励和重视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与发展
C.铁犁牛耕出现促进生产力发展D.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
3 . 按《史记》记载: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后于定陶“治产积居”“十九年中三致千金”;子贡“学於(于)仲尼,退而仕於(于)卫。废(卖出)著(囤积)鬻财於(于)曹、鲁之间……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这些材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地域性商人群体开始出现B.商人社会地位显著提高
C.经商谋利已成为社会主流D.商品经济获得一定发展
4 . 据记载,周人的婚嫁年龄为“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但春秋时代,之前的晚婚习俗已开始被早婚所替代。齐桓公曾下令“丈夫二十而室,妇人十五而嫁”。一些思想家,如墨子,也竭力主张早婚。这主要是因为(     
A.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B.礼乐制度遭到破坏
C.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人地矛盾不断激化
2023-09-17更新 | 445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2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古代部分文献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记载。这些记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书籍

记载

《管子·霸言》

“夫强之国,必先争谋”

《孟子》

“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

《战国策》

“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

A.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B.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C.社会阶层流动渐趋固化D.思想繁荣导致学术下移
6 . 《汉书·食货志》记载,管仲治齐国时,“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这种做法(     
A.推动了井田制度的发展B.有利于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C.引发了粮食的投机买卖D.促进了土地私有制度的形成
2023-04-15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盟2023届高三4月段测(五)文综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王道和霸道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见秦孝公时,先是讲述了上古理想的帝王统治之道和以仁义统治天下的王道,秦孝公不感兴趣。后又讲述了以武力、刑法、权势等统治天下的霸道,秦孝公才意欲用之矣

材料二   汉代的儒生往往将秦的暴政视为霸道的典型代表。文帝时期重要的儒生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亡的教训时评论道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材料三   汉宣帝是汉武帝刘彻曾孙,西汉第十位皇帝。据《汉书·元帝纪》记载,其在位时太子喜好儒家思想并建议宣帝采用,对此宣帝批评道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你认为何秦孝公为何对“霸道”理论尤为感兴趣。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指出贾谊和汉宣帝对王道与霸道问题态度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宣帝提出的“霸王道杂之”这一理念的看法。
8 . 下表所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当时(     

记载

出处

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左传》

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

《管子·小匡》

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纭、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

《荀子·王制》


A.统一市场逐渐形成B.跨区域贸易较为活跃
C.抑商政策遭到摒弃D.区域分工与合作紧密,
2022-11-2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2023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9 . 《荀子·王制》记载:“北海则有走马吠犬焉,然而中国得而畜使之;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然而中国得而财之;东海则有紫紜、鱼盐焉,然而中国得而衣食之;西海则有皮革、文旄焉,然而中国得而用之。”这表明“市”的发展(     
A.保证了民众基本消费B.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
C.促进了地区文化认同D.加强了区域间的联系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左传》记载,僖公十五年十一月,秦、晋战于韩原,晋国大败,“秦获晋侯以归”。晋心腹重臣吕甥假借晋惠公之名召集臣民,宣告“作爰田”,也就是晋国宫室将大量土地赏赐给国人,作为他们的私产,以此来获得国人的支持,达到迎回国君的目的。这一改革(     
A.彻底削弱了贵族的势力B.利于社会的根本性转型
C.得到所有诸侯国的认可D.削弱了晋国的军事力量
2022-11-27更新 | 146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