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郡县制在维护中国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后世学者对郡县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唐朝柳宗元《封建论》说:“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明末清初顾炎武《郡县论》也说:“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这两位思想家都充分认识到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概括材料中两位学者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语言精炼)
2024-04-2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鞅的部分主张

主张出处
“入令民以属农(从事农耕),出令民以计战(追求战功)”《商君书·算地》
“壹赏、壹刑、壹教。壶赏则兵无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壹:统一)《商君书·赏刑》
“人众兵强,此帝王之大资也”《商君书·弱民》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行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君书·赏刑》
请选择材料中商鞅的某一主张,说明这一主张体现了商鞅的哪一思想,并结合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进行评述。(要求:主张明确,评价正确,史实准确,论述充分)
3 . 商鞅变法对当时及后世均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

——《商君书·弱民第二十》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材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应的商鞅变法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李斯的观点。
2020-10-20更新 | 2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考前调研测试(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郭沫若认为:“东周列国社会制度的变革到春秋末年后才达到质变阶段”


试结合春秋战国史实评述这一观点。
2020-02-2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第6次月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人性解放时代,思想自由时代。然而被人们忽略的是,这个时代又是大一统思想的成熟阶段,君主专制制度的奠基阶段。正是这个时代的改革运动,催生了秦始皇这样专横强大的专制君主。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的思想启蒙时代,那么它启的不是民主之蒙、科学之蒙,而是专制之蒙、迷信之蒙。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
——张宏杰《被误读的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史与希腊史对比阅读笔记》
请运用古代中国历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的观点。(要求:观点全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