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04 道试题
1 . 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舜,不为桀亡。”这说明两人(     
A.思想的共鸣B.政治主张相同C.思想的争论D.阶级立场不同
昨日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二)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思想中包含了古代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主火炬的巨型“雪花”设计,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大雪花由标有参赛各国名称的“小雪花”组成,寓意世界大同,和谐包容。这一设计蕴含的传统理念是(     
A.“民贵君轻”B.“无为而治”C.“和而不同”D.“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4 . 先秦一些思想家对西周礼制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孔子认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这些主张(     
A.源于对社会现实的反思B.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C.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利益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列主张中属于孔子的是(       
A.“相生相胜”B.“为政以德”C.“道法自然”D.“兼爱”“非攻”
2024-05-09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 湖南省永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合格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孔子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自董仲舒始,儒学采用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伦理纲常赋予神秘色彩;宋明理学则将儒学提升到哲学的高度。由此,你认为如下观点中更为准确的是(     
A.儒学的演变与时代发展需求紧密相关
B.儒学的产生来源于中央集权相应需求
C.儒学的发展与人们认知进步紧密相关
D.儒学影响因自身内涵不断丰富而深远
2024-04-24更新 | 192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双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二)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族奋发有为,自强不息。

材料一

孔子强调“学而不厌”,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孔子强调自立自强,“君
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在立已的同时,注重立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奔走于各国,传播自己的学说和主张,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即使到了晚年,孔子仍然勤做不息,整理六经,办私塾,广授门徒。

——摘编自郭继文《自强不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研究》

材料二

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部分)精神内涵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特区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

——据新华社2020929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等制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的哪些优良品质?结合所学,简要概括孔子的主要贡献。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一种精神,结合时代背景和具体实践,谈谈你对这一精神的认识。
2024-04-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观点,其中孔子主张(     
A.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B.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仁者爱人
D.兼相爱,交相利
2024-04-19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之间,关于经济问题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百家争鸣”的重要内容。各学派都较为完整地提出了对经济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如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主张足食与藏富于民,并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荀子提出开源节流、节用裕民、礼义为富强之本的主张。

——摘编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等

材料二:先秦之时,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甚少。汉武帝时,商贾虽可乘车,但所征税倍于常人,又以商人为主要对象征收财产税;将煮盐、冶铁视为国营事业,导致铁器物劣价昂,盐价亦高,且强迫人民购买,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民负担。公元前81年,昭帝诏有司问郡国所举贤良、文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但这些经济统制措施,仍基本延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的经济主张的不同。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与汉武帝时期经济主张提出的历史背景。
2024-04-17更新 | 155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2019)中外历史纲要上册阶段检测卷:9月月考高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儒学自孔子以来流传迄今,已逾两千五百年,现将儒家演变分为六个时期。

儒家演变历史分期

时期概述
第一期即儒学之创始期,此在先秦时代。自孔子起,下及孟子、荀子,以及其他同时代儒者均属之。此一时期百家争鸣,儒家不仅最先起,而且亦最盛行
第二期此为两汉儒学。我姑且名之为儒学之“奠定期”。也可说,儒学自先秦创始,到两汉而确立,奠定了此下的基础
第三期此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姑且将名之为儒家之“扩大期”。此一时代之儒学,虽不能如佛学、玄学之盛,而较之两汉儒学,亦非全无演进可言
第四期即唐代儒学,我亦再为特起一名称,谓之为儒学之“转进期”
第五期即宋元明时代,我将之称之为儒学之“综汇期与别出期”。北宋有一种新儒家出现,如周濂溪、张横渠、程明道与程伊川诸儒皆是。自二程传至南宋,有李延平,为朱子(朱熹)师,而当时反对朱子者,尚有江西心学一派,主要为陆象山(陆九渊)。论及明代之理学家,自必推到王阳明
第六期即清代儒学。我仍将名之为儒家之“综汇期与别出期”。取名与宋元明第五期儒学相同,但论其内容则甚不同。最先如顾亭林(顾炎武)、黄梨洲(黄宗羲)、王船山(王夫之)诸人,他们都又走上经史学兼通即北宋综汇儒之路,而都成为一代博通之大儒

——摘编自《中国学术文化九讲》(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穆将先秦和两汉时期分别命名为儒学的“创始期”和“奠定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钱穆所指“博通之大儒”的代表人物的主要主张。
2024-04-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