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乐”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孔子。而孔子的“乐”观念则集中体现在其弟子对其言行而进行编纂的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其中对《韶》和《武》两种音乐的观点,对于人生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这三维度,从中可以大体概括出儒家“乐”观念的基本内容,有力地说明先秦儒家“乐”观念已经初具雏形。孔子在编纂《六经》时,加入自己的观点,在此期间“乐”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孔子的毕生追求,是能够建功立业,希望达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孔子垂暮之年,发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感慨,体现了一种坚持不懈的追求,表达了一种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班小舒《先秦儒家“乐”的观念研究》

材料二   苏格拉底在建构理想城邦时认为,进行音乐教育有利于培养理想城邦守卫者的美德。音乐教育的培养方式是让受教育者全身心地扮演某个角色,“当他就像另一个人那样言说时”,受教育者“完全同化于那个故事中的角色”。守卫者需要模仿那些勇敢、明智、虔敬、自由的人。持续的模仿会让守卫者在言行与思想上形成“习惯”与“天性”。受到良好音乐教育的人会对那些美好事物感到快乐并培育出节制的美德。如果能够按照苏格拉底所设想的那样,一个人从小就接受良好的音乐教育,等其有了理性判断,感性和理性达成和谐从而形成完整的美德,那么就不会出现所谓的“自愿做恶”(“不自制”)的问题。

——盛传婕《柏拉图对快乐主义的接纳与拒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乐”观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苏格拉底与孔子对于“乐”观点的不同点及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综观孔子的“仁”,包括孝悌、忠恕、智勇、“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等一切美德。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统涵诸德之德,而且具有极高的道德价值,是个极高的道德境界,值得用生命去换取。在老子看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墨子批评儒家“言亲疏尊卑之异”的爱,主张“爱无差等”。面对时局,墨子提出了“利天下”“利人民”的观点,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在《墨子·贵义》中还提到“利”的最高追求就是“兴天下之利”。同时,他认为“万事莫贵于义也……顺天意者,义政也”,认为“义”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正义。

——摘编自刘培育主编《中国古代哲学精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孔子、老子、墨子在社会治理方面的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人的主张进行整体评价。
2024-02-05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成书的《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汇集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以四言诗为主,内容丰富,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诗经》的出现(     
A.突破了神权主义精神桎梏B.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
C.显示出浪漫主义不合时宜D.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某一思想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与自然和谐相处。该思想家属于(       
A.儒家学派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D.墨家学派
2024-01-30更新 | 4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下列项中,由老子提出且体现朴素唯物观的是(       
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024-01-24更新 | 823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牟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孔子主张以德治国,克己复礼。老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君主独裁。这反映出,他们都(     
A.努力恢复传统制度B.代表旧贵族的利益
C.奉行以民为本思想D.意图重建政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7 . 春秋战国时期,某派思想家强调“任物自然”,要人们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这一思想流派是(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2024-01-23更新 | 115次组卷 | 5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春秋时期,有学者主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该学者所属学派应为(     
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孔子编著的《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他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孔子的这一观点(     
A.表明华夏认同已经形成B.是诸侯实施文化歧视政策的根源
C.蕴含一定华夏认同观念D.使“华夷之辨”观念得到普遍接受
2024-01-1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峨眉第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鲁国大夫季桓子明目张胆地观赏专属于天子的“八佾之舞”。孔子看见此状直呼“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判。其出发点是(  )
A.顺应变革潮流力促发展B.活跃思想引起争鸣
C.维护周礼以巩固旧的统治秩序D.明理以扩充善性
2024-01-13更新 | 215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鄱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