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5次组卷 | 23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春秋战国时期,学派纷呈。以下言论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B.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C.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儒家经典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中和、大同等思想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基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韩非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4 .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019-06-21更新 | 4964次组卷 | 74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4次组卷 | 69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市三亚华侨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材料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

2018-11-28更新 | 2243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7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42次组卷 | 115卷引用:海南省儋州市海南鑫源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