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指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一思想主张(     
A.体现了仁政治国理念B.为汉初统治者所推崇
C.代表了下层平民利益D.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9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体现了(     
A.孟子的“仁政”思想B.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C.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D.韩非子的严刑峻法思想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史称“六经”,它倾注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使中国典籍文化传统绵绵不绝。下列典籍中不是由孔子编订的是
A.《春秋》B.《易经》C.《论语》D.《诗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则说,“不学礼,无以立”,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反思西周的礼乐文化B.迎合封建贵族政治诉求
C.主张维护夏商周制度D.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
2021-06-13更新 | 16598次组卷 | 129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黄花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B.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
C.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D.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7 .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2018-06-09更新 | 9416次组卷 | 138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8 . 儒家思想长期占据中国古代统治思想地位的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最进步、最稳定的思想
B.儒家思想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
C.儒家思想经过了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
D.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9 . 下列反映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是
①“过犹不及”
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③“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④“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商周历史文化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2016-11-27更新 | 3394次组卷 | 135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杨村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