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为无为,则无不治”。这段话反映思想家的主张是(  )
A.无为而治B.小国寡民C.朴素的辩证法D.崇尚自然
2023-11-11更新 | 36次组卷 | 23卷引用:天津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古时人有云:治国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这一治国思想与以下哪一点相同(     
A.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剩,盗贼无有
B.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D.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2023-01-10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1次组卷 | 73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下学期线上评估测试历史试题
4 . 《礼记》中有“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道德经》中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墨子》中有”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从中看出三者均主张(     
A.关注社会,倡导和谐B.具有民本思想
C.关注社会,倡导统一D.推行仁政理念
2022-09-27更新 | 228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就提出了“仁者爱人”说;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荀子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早期的民本思想由此形成。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总结历代的民本思想,可以看出充分肯定“民”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君与民相互制约,“君与民,是对立统一的”。儒家民本观以群体为其本位,是通过家庭把社会团体和个人联系起来的,如果没有家庭,个人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就不能相连和发挥。

——摘编自樊国华《先秦诸子与管理哲学》

材料二 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随着文艺复兴而诞生。近代人本主义者高举人文旗帜,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权反对神权,以人的世俗幸福和欲望反对封建禁欲主义。纵观西方文化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本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条线索贯穿着西方文化的始终。人本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人的权利、尊严、需要、成长、发展以及最终实现人的价值。西方的人本主义比较强调个人价值,奉行的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体的人格、自由,重视的是个体的人权,平等,人际关系主要靠契约来维持。在西方,人本主义强调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因此弱化了家庭的作用,通常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得自私自利,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别人。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首先关注的就是公民的权利,他们强调人生来是平等和自由的,任何人都没有驾驭和支配他人的权利。

——摘编自陈新忠《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教育影响评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相比较,近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不同之处,并简析两者共同价值。
6 . 孔子教学的最初目的是
A.培养具有技能的专门人才B.培养具有治国本领的通才
C.使学生们“成人”D.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教
2022-04-29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孔子整理编订的古代文化典籍史称“六经”,它倾注了孔子的政治理想,使中国典籍文化传统绵绵不绝。下列典籍中不是由孔子编订的是
A.《春秋》B.《易经》C.《论语》D.《诗经》
8 . 孔子思想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是
A.仁B.礼C.义D.中庸
2022-04-2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老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他主张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


(1)材料一中,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顾炎武提倡的治学目的。
(3)上述两位思想家的主张有何共同点?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的认识。
2021-09-08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红桥区2016年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