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事物之间彼此配合才能达到平衡。孔子和孟子则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这反映了(     
A.求同存异是中华文化的根本B.传统的道德准则形成于西周
C.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D.传统文化突出共性否定个性
2023-04-17更新 | 344次组卷 | 4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春秋时期,孔子重新诠释了周礼,他并未将礼制规范强加于人,而是引导人们以血缘亲情为基点,推己及人,以此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关系,将礼从外在的等级制度和社会规范转化成人们内在的道德意识。据此可知孔子(     
A.淡化了礼制中的等级观念B.试图推动宗法制度的复兴
C.努力使礼制与时代相适应D.对墨家思想的吸收与转化
2022-10-25更新 | 222次组卷 | 73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有了人类精神的觉醒,后世不断传承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一组材料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君”“臣”关系的言论汇编: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桓公十四年》

“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君之爱民,当如心之爱身也。”

——【清】唐甄《潜书·明鉴》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荀子.哀公》

“左右皆日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日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梁惠王下》

(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

材料三   北京时间200888日,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响彻耳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朝闻道,夕死可矣”,“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礼之用,和为贵……

——奥运官方网站


(1)材料一反映了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历史传统中的哪一理念?从材料一中概括出该理念的具体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的核心思想。董仲舒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有何特色?
(3)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中的经典名句,体现了怎样的人文奥运理念?你从以上材料中可得出什么启示?
2021-08-19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31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衡阳县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朝梁武帝常把三教的始祖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总称为“三圣”,并把老子、孔子、颜渊等人说成是如来的弟子。由此可推知,当时
A.三教合一开始出现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儒学地位受到冲击D.中央集权遭到冲击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这说明先秦儒学
A.强调恢复周礼B.成为主流思想
C.蕴含统一思想D.主张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有教无类的办学思想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知之为知之的学习态度D.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
2020-10-01更新 | 103次组卷 | 24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班)
8 . 下表是先秦时期书籍中关于“人”的表述。这表明
A.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深远B.先秦各派观点矛盾尖锐
C.先秦各家思想基本趋同D.先秦思想具有人文色彩
2020-09-27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西州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
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
2020-08-04更新 | 252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岳阳一中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