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3 道试题
1 .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以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多管齐下,恩威并施D.用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497年,孔子带着自己的一批学生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孔子先奔卫国。卫国大夫莲伯玉,以贤德闻名于诸侯,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卫国人子夏、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称扬,使孔子在卫国的知名度不亚于在鲁国。孔子弟子子路还试图和卫灵公建立联系,使孔子得到重用。

后来孔子又到过宋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国,但均未得到重用。虽然周游列国,四处碰壁,可孔子依然自信极坚,毫不动摇。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公元前484年,在外颠沛流离十四年后,孔子又回到了鲁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育和文献整理等工作方面。

——摘编自李甫云《孔子周游列国为何先奔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先奔卫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东大学已建和筹建中的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

材料二 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0国(地区)共475所,其中,亚洲32国(地区)103所,非洲29国42所,欧洲39国159所,美洲17国154所,大洋洲3国17所。孔子课堂设在65国共851个(科摩罗、缅甸、马里、突尼斯、塞舌尔、瓦努阿图只有课堂,没有学院),其中,亚洲17国79个,非洲13国18个,欧洲25国211个,美洲7国478个,大洋洲3国65个。


根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主题明确;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2021-09-01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2015届高三4月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殁西周以前的时代,他一生都在为重建西周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而努力。他认为如果以“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和美德能够恢复,那么西周这样的理想社会就能重建。在孔子所设想的社会中,A与A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家庭内部关系,比法律更为重要。如果社会中人人都对己坦率,与人仁爱,这就是一个好的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统治者,光有粮食和军队是不够的——成功的统治者必须还要树立某种道德楷模供臣民模仿。

——摘编自傅乐成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理想国》一书包含了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看法。首先,他相信人类只有在城邦内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柏拉图相信人的灵魂由三部分组成:理性、欲望和激情。灵魂的每一部分都在柏拉图的理想社会中有着对应的阶级:军人代表着激情的部分;人数最多的“生产者”(手工业者和商人)代表着欲望的部分;而理性部分则更多地表现在“护卫者”(统治阶级)身上。如同在一个和谐的个体中那样,在一个和谐的城邦中,所有组成部分必须一起起作用,但理性部分必须控制其他两个部分。“护卫者”应由一个“哲学王”来领导,因为他们“具有知识”,接受过专门训练,经历过特殊社会生活。

——-摘鳊自(美)沃尔夫《夫人物和大问题:那些影响历史的人和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和柏拉图理想社会观念产生的背景。
6 . 春秋战国时期,旧贵族阶层不断遭到打击。下列对其权益有较强冲击作用的是
A.君轻民贵思想、焚书坑儒B.有教无类思想、军功授爵制
C.有教无类思想、中朝的设立D.“仁”的思想、郡县制
2021-05-08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老子曾说: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说明老子主张(  )
A.积极入仕B.与时俱进C.对立统一D.无为而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去在任仅八十余日的彭泽县令;李白傲睨权贵,发出“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呼声,他一生狂放不羁,隐逸行乐。二人的人生价值和处世准则明显受到(  )
A.老庄哲学的影响B.孔孟之道的影响
C.韩非思想的影响D.墨家学说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314次组卷 | 35卷引用:2012-2013学年安徽省淮北一中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下面属于孔子成就的是
A.在晚年精心撰写并发表了《论语》一书B.创立了法家学派
C.正式提出了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D.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