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二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1)材料一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2023-10-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向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漫画中国通史故事》


材料二

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治国主张
儒家孔子             
实行“仁政”;民贵君轻
道家老子             
     韩非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材料三   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

——摘编自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


(1)依据材料一判断漫画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材料二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治国主张”的研究性学习任务表。请你结合所学在表格①②③④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这一“跨世纪大辩论”的影响。
3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复原图 春秋牛尊(山西浑源出土)

材料二   七国乃是以春秋时代许多战争而产生的集权国家,已不是原来的封建诸侯国。这些集权国家的政权在官僚士大夫之手而不在封建贵族之手。一些国君意识到,要想比对手在王位上坐得更久,就不能让地方封建领主继续分享他的权威。领地不能再作为封邑进行分封。春秋末年,普遍的做法是任命地方官来管理各个地区。许倬云(历史学家)先生将这种国家称之为“新型国家”。

材料三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材料四   先秦诸子百家的部分主张



(1)从材料一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依据材料二,借助表格内容提示,概括战国“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

(3)参照示例,先从材料三中选取任意一个观点(道家除外),然后从材料四中选择对应的史实加、以印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春秋战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时期,文化特点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下表是这一时期一些学派的观点。

主要观点文献出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权谋倾覆幽险而亡矣。《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韩非子》
若使天下兼相爱,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墨子》
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1-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是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们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陈独秀孔子董仲舒毛泽东魏源
朱熹黄宗羲邓小平李鸿章老子
梁启超胡造韩非子孟于严复
王阳明墨子蔡元培孙中山李大钊
从上表中,选取3~5个与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联的历史人物,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列出所选人物,论题具体明确,构建关联,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史实准确)
2023-06-2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毓才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人物或学派

观点

儒家

“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不能《诗》,于礼谬。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管子

“人君唯毋听观乐玩好,则败。凡观乐者,宫室台池,珠玉声乐也。此皆费财尽力,伤国之道也”

墨家

“当年不能行其礼,积财不能赡其乐,盛饰邪术,以营世君,盛为声乐,以淫遇民”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7 . 下表是先秦时期儒家的相关表述。

由此可知,儒家(  )
A.主张天人合一B.推崇民本思想
C.重视道德修养D.反对兼并战争
2023-03-0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中国古代是极其重要的事项,祭祀典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传统的祭祀有祭天地、祭圣贤、祭先祖等。下表所示为有关中国祭祀活动的图片及介绍。   

图片介绍
北京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中国古代有“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园丘”的制度,被后来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祭天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力
孔庙又称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传统的中国城市都有文庙,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黄帝被称为中华人文初祖,清明节祭祀黄帝包含着华夏儿女报本返始、慎终追远和民族认同的深刻意涵
宗祠是供奉与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产生于周代,在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倡导 下逐渐普及化。明清社会宗族及宗祠在凝集社会力量、维持社会秩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提取表中一幅或多幅图片信息,自拟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9 . 下表所示为春秋战国时期部分士人的相关言论。这些言论(     

言论

出处

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鲁仲连说:“在布衣之位,荡然肆志,不诎于诸侯,谈说于当世,折卿相之权。”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A.彰显了儒生群体的社会诉求B.体现了士人阶层的个体尊严
C.反思了君主集权的历史成因D.说明了诸子思想的融会贯通
10 . 下表是与儒家天命观相关的部分内容,这反映出(     
《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荀子.王制》人“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
《史记.孔子世家)所载孔子言论覆巢毁卵,则风凰不翔。何则?君子讳伤其类也。

A.天命观成为儒家核心思想B.儒家强调凸显人类的主宰地位
C.渔猎仍是主要的经济活动D.儒家主张天人和谐的生态伦理
2022-12-27更新 | 13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4月段测(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