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庄子认为:“天地之外的事物,圣人知道其存在而不去说;天地之内的事物,圣人说了也不议论”。荀子则说:“对天地万物,最重要在于物尽其用而不在于探究其奥秘。”由此可知,庄子和荀子都(     
A.积极建构理想的社会秩序B.具有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
C.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D.崇尚清静无为的价值理念
2023-12-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优质校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荀子的刑法思想在先秦儒派学者中独树一帜,后世学者对此多有关注与研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荀子的刑法思想

材料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通‘为’,人为努力)也。”

“圣人化性而起伪(为),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而过,宁僭勿滥。”

——《荀子》

材料二       

荀卿则全是申韩(申不害、韩非,战国思想家),观《成相》一篇可见。他见当时庸君暗主战斗不息,愤闷恻怛,深欲提耳而诲之,故作此篇。然其要,卒归于明法制、执赏罚而已。他那做处粗,如何望得王通(隋代经学家)!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第137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是集了百家的大成的。公正地说来,他实在可以称为杂家的祖宗,他是把百家的学说差不多都融汇贯通了。 郭沫若《荀子的批判》

(1)根据材料一,概括荀子的主要刑法思想。
(2)结合材料一的相关内容,选取材料二中的一种观点加以评述。
(3)你认为对“荀子刑法思想”的研究有何价值?
3 . 如表为战国时期不同人物对儒学的看法。这集中反映了这时期(     
人物看法
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墨子有强执有命以说议……儒者以为道教,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韩非子“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A.儒家学说违背历史潮流B.持续社会动乱难以避免
C.政治立场影响价值评判D.民本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