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尚书》等古籍记载三皇五帝时期实行选贤任能的禅让制,而韩非子却将其描述为舜逼尧,禹逼舜的权力斗争。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韩非因现实需要而否定禅让制B.《尚书》因时间久远而可信度低
C.禅让制之下存在激烈权力斗争D.法家学者更注重揭示历史的真相
2 . 《孟子·尽心下》提出“无礼义,则上下乱”;《墨子·天志上》强调“且夫义者,政也”;《韩非子·解老》有“遇诸侯有礼义,则役希(同“稀”)起”的记载。这反映出百家争鸣(     
A.使各家思想日渐交融B.聚焦“义”展开了激烈争论
C.加强了民众观念认同D.有规范政治秩序的共同诉求
2023-04-09更新 | 1015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韩非子》记载,韩昭侯谓申子曰:“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据材料可知
A.选贤任能是战国普遍观念B.法家思想已得到广泛认同
C.法制的推行冲击传统政治D.官僚选拔机制日益制度化
4 . 《史记•列传》中记载:“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上述记载应该出自(  )
A.《仲尼弟子列传》B.《商君列传》
C.《老子韩非列传》D.《孟子荀卿列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认为“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虞不用百里奚而亡,秦穆公用之而霸”。

——摘编自林晓平《论孟子对历史治乱盛衰的总结》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的思想主张。

材料二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宋高宗禅位,宋孝宗继位,诏求直言。朱熹上疏提出了他的“帝王之学”的两条基本原则:“先格物致知”,“自然意诚心正”,这样就可以应对天下的一切事务。扩充了天理,克服了人欲,就会“圣心洞然,中外融彻”,也就是心正意诚。据《宋史》记载,此后不久,有人在路上碰到朱熹,劝他见皇帝不可再讲“意诚心正”,“上所厌闻,戒勿以为言”,朱熹回答说“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摘编自李申《简明儒学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朱熹的思想和品格。

材料三   儒家思想在西方传播较晚,当时近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印刷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16世纪末,耶稣会士来华后翻译了“四书”“五经”。当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中西方之间的对话处在相对平等的位置上,耶稣会士们的翻译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伏尔泰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他抨击天主教的黑暗统治,并把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中国看作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政体之一。有学者认为,“在欧洲,特别是在法国,17和18世纪的整个思想模式发生了转变,而转变之后,在许多方面与孔子思想都很相似”。

——摘编自《儒家思想在西方的传播》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西传的原因。
6 . 春秋时期史书《左传》曾有记载:“国之将兴,明神降之,监其德也;将亡,神又降之,观其恶也……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神,聪明正直而一者也,依人而行。”这表明当时
A.天命观左右人们的思想观念B.利用天人感应思想巩固统治
C.社会秩序混乱促进神灵崇拜D.中国人本仁政思想已然萌发
2019-11-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检测(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17次组卷 | 7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泰安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8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2016-11-18更新 | 880次组卷 | 28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