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分别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式力图探索自然、社会、历史、人性以及道德的本质。如孔子的富而教之,老子的道法自然,孟子的王道与仁政,荀子的人定胜天,韩非子的法、术、势等。这些思想(     

A.有助于文化认同B.体现社会转型特征C.加剧了诸侯割据D.受变法运动的影响
2023-10-18更新 | 825次组卷 | 1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2 . 有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尽管诸子对人性认识多有歧义,但围绕人性的争鸣,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政治文化观念,即政治应把人作为中心对象,而不是从神灵那里获得根据。该学者意在强调(     
A.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逐渐趋同B.人文精神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
C.百家争鸣推进政治理性的发展D.政治中的宗教色彩已基本消失
3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墨子等在各自创办的私学中自由讲学,教学方法都自成一家、各具特色;教学内容是向学生传授自己的学术观点和政治主张,并通过他们使之更为广泛地传播。这表明当时(     
A.思想家与教育家合二为一B.有教无类成为思想家的教学共识
C.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D.士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
2023-10-09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4 . 墨子认为“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一里之人必须“尚同”于里长,以此层层上推,天下之人必须“尚同”于天子,甚至要做到“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这表明墨子(     
A.背弃了农民阶层的利益B.支持君主的独裁统治
C.吸收了法家的学说理论D.具有浓厚的集权偏向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礼记》记载,“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心以体全,亦以体伤,君以民存,亦以民亡”。《孟子》也有“是故得乎民而为天子”“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之说。墨子也提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论语》记载,“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认为礼的运用王和谐,认为先王的治国之道是最好的。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目,冲气以为和”,认为和谐的状态是事物发展的基本条件。“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语出《周易》,指天体运行是没有终止的,不因外界事物干扰而屈服,君子也应该效法天,自强不息、永不停息。《孟子》记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不畏艰险、奋发图强的精神。

——摘编自朱美荣《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继承》

材料二   国传统文化发展到近代不得不发生深刻的变革。由于中国的大门是在被迫的情况下打开的,外来文化的涌入使时人一时难以阻挡,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以儒学为骨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传统文化的讨伐声中,匆忙转向新文化,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在这种急迫心理的驱使下,往往对中国传统文化所遇到的近代危机缺乏深刻的理解和分析,文化批判的功利色彩较浓,文化自觉运动的参与者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对传统文化简单否定的倾向。面对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鸦片战争后的民族救亡,是循着“利器”到“改制”和“化教”的程序进行的,这一方面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变革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的深化,另一方面也强化了人们“只有西方文化才能拯救民族危亡”的简单思维习惯。

——摘编自蔡雅娟《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先哲思想体现的社会价值观,并简析其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变革的特点,并简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2023-09-27更新 | 76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汉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综合检测(一)历史试题
6 . 如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     
史料内容来源
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繁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左传•成公九年》
夫齐之水道(道)躁而复,故其民贪粗而好勇;楚之水淖弱而清,故其民轻果而贼;越之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宋之水轻劲而清,故其民闲易而好正《管子•水地篇》
A.民族交融程度日益加深B.文化的多样性受到关注
C.地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D.治国理政突出民本理念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先秦各家思想中都包含着许多对人的身心如何安放问题的思考,孔孟认为身体需要安身之处,而心灵的安居之所更为重要;道家认为人要遵循万事万物运动变化规律,明确了人应以“道”为精神居处。这反映出先秦时期(     
A.诸子百家思想趋于统一B.社会动荡致使人心思定
C.礼崩乐坏导致社会混乱D.儒道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2023-08-14更新 | 1333次组卷 | 1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始皇认为“秦既代周(火德),自为水德”,汉文帝时期有人上书“秦得水德,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上述现象(     
A.确立了五行学说为统治思想B.旨在论证政权建立的合理性
C.推动儒家学说吸收阴阳思想D.表明汉朝承袭秦朝典章制度
9 . 2022年夏季中国南方多省受持续不断的极端高温天气影响,一度出现用电、用水极度紧张的局面,为此湖北某市提出“节约用电、节约用水”的倡议。这与下列哪一派的观点相吻合(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该学派(     
A.建立初具规模的逻辑体系B.符合富国强兵的时代需求
C.体现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D.强调积极入世的进取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