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23-24高二下·辽宁抚顺·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人认为百家争鸣“正是(战国时期)政治混乱迫使那些思想者不断反思社会的本质以及人民所应该承担的角色”。由此可见(     
A.社会变革推动百家争鸣产生B.诸子百家的主张一致
C.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开始出现D.诸子都认同民本思想
2024-04-15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二上·海南海口·期末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局面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B.周王室的衰微
C.阶级关系的变化D.社会发生大变革
2024-03-14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一上·重庆黔江·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老子追求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韩非子强调“法”“术”“势”。上述思想(     
A.是社会大变革的反映B.均得到不同诸侯国重视
C.都推动了国家的统一D.发展成为传统主流思想
2024-01-09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3-24高一上·河南郑州·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人性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庄子:天道与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D.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术势结合,加强君主专制
2023-11-23更新 | 10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3-24高一上·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针对如何重建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战国有思想家认为:社会崩塌的原因是周礼过时了,现在该建立霸道,即建立以王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和王权独裁社会。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A.韩非子B.老子C.墨子D.孔子
2023-11-15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吉林省高三下学期2月质量检测(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6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提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不同学派有共鸣之处B.儒学汇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D.诸子百家主张基本一致
23-24高一上·四川雅安·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在论及上古圣王与当今人主修宫殿的差异时,墨子说:“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这表明,墨子(    
A.重视兼爱B.提倡节俭
C.强调尚贤D.崇尚自由
8 . 战国时期“诸子十家⋯⋯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各学派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问题,提出了各自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试图影响现实政治。这一历史现象被称为(     
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儒学复兴D.三教并行
23-24高一上·山东德州·阶段练习
9 .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为政以德,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君主集权,道家要求“无为而治”,墨家希望选贤任能。他们都(     
A.体现强烈的民本色彩B.彻底否定三代的治国理念
C.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希望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2023-10-17更新 | 219次组卷 | 9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10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