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下表为不同史料有关孔子思想主张的史料记载。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史料史料出处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鲁哀公曾就救火一事向孔子请教,孔子对曰:“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足以赏。于人,请徒行罚。”并下令曰:“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逐兽者,比入禁之罪。”结果,令下未遍而火已救矣。《韩非子·内储说上》
A.韩非以法家形象塑造孔子B.孔子具有德法并重思想
C.儒家学说对法家产生影响D.史书记载带有主观倾向
2024-03-13更新 | 128次组卷 | 4卷引用:押广东卷第1题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探源与大变革-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临考题号押题(广东专用)
2 .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历史文献中关于禹的描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大戴礼记·五帝德》孔子曰:(禹)敏给克济,其德不回(违背),其仁可亲,其言可信……
《墨子·节葬下》禹东教乎九夷,道死,葬会稽之山。衣衾三领,桐棺三寸,葛以缄之(用葛藤把棺材捆住),绞之不合,通之不坎……
《韩非子·饰邪》禹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故先王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A.各学派借古代权威阐明主张B.均为二手史料缺乏参考价值
C.新兴地主阶级诉求得到反映D.客观呈现禹的道德模范形象
2024-03-01更新 | 303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19-20高三上·山西运城·阶段练习
3 . 据史料记载,当时周天子尸位素餐,列国各行其是,“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于是百家诸说容易在列国诸侯中找到热心的拥护者和实践者,正如荀子所说:“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由此可知,百家争鸣产生的背景是
A.士阶层社会地位逐渐凸显B.文化下移引发官学衰废
C.政治多元化下的现实需要D.学在民间已成蔚然风气
2020-12-05更新 | 4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课时01先秦时期政治文明的发展演变
23-24高三上·广东惠州·阶段练习
4 . 春秋后期,法家先驱宣扬“信赏必罚,以辅礼制”。到了战国时期,法家强调“去仁爱,专任刑法”。这一变化说明(     
A.德治主张社会影响有限B.法治思想成为社会共识
C.儒法结合符合历史趋势D.时代发展影响价值抉择
2023-11-02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1 选择题汇编——中国古代史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三下·江西·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战国时期韩非子指出:“是故乱国之俗:其学者,则称先王之道以籍仁义,盛容服而饰辩说,以疑当世之法,而贰人主之心。其言古者,为设诈称,借于外力,以成其私,而遗社稷之利。”韩非子此论(     
A.反映出与道家学派的对立B.体现出新兴势力的价值追求
C.标志着儒法斗争全面升级D.说明变革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2023·陕西榆林·二模
6 . 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
2023-03-14更新 | 1881次组卷 | 15卷引用:考前必会历史题模块一高考历史热点专题一中国古代史热点
2023·河南信阳·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孟子曰:“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司马迁评价:“孟轲……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据此可知(     
A.孟子仁政理念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
B.孟子仁政思想违背社会发展潮流
C.司马迁认为孟子仁政思想没有价值
D.司马迁批判孟子仁政思想
2023-01-18更新 | 274次组卷 | 7卷引用:选择题专练第24题先秦时期-备战高考历史按题号专项限时强化训练(全国卷·新教材)
22-23高三上·贵州·开学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张岱年教授指出:“墨家的自然科学研究从属于墨子的“为天下兴利除害’的最高宗旨。墨子研究数学和几何学的目的在于为手工业和建筑业提供便利,研究理学和物理学的目的在于制造出更为有效的生产工具”这主要体现了墨子(     
A.“义利统一”的价值理念B.“重利贵用”的科技追求
C.‘道技合一”的研究方法D.“兼爱交利”的哲学思想
2022-08-17更新 | 360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0-21高三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这个思想体系体现着-种以民生而非以国家政治为关怀目标的价值。它虽然也讨论国家政治哲学,但是却强调人民的生存状况。这个体系在国家间竞争的时代缺乏实用性,但是这种庶民自觉意识的觉醒是值得重视的。”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体系是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法家思想D.墨家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