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墨子提出“一同天下”,庄子曾提出了“一心定而王天下”,韩非子则提出了“制天下”“进兼天下”“为天下主”“令行禁止于天下”等主张。这表明
A.诸子争夺对舆论领导权
B.学术自由争鸣氛围丧失
C.谋求政治统一成为共识
D.各派既斗争又互相借鉴
2 .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
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
2020-08-04更新 | 253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黑龙江哈尔滨三中高二下第一模块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与上述思想相吻合的是
A.“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
B.“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C.“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 . 主张“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和“有无相生,难以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的思想家分别是
A.韩非子孔子
B.韩非子老子
C.孔子老子
D.老子庄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一方面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要以严刑峻法来约束民众;另一方面又主张君主应当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这反映出,<韩非子》
A.深受荀子人性论的影响
B.主张统治阶级实施“仁政”
C.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D.意在加强和维护君主权力
2019-04-03更新 | 482次组卷 | 2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0月份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6 . 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被誉为“终极关怀的觉醒”。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是
A.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B.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C.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D.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该材料反映的是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8 . 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主张恢复等级秩序和社会规范的是
A.周公B.孔子
C.董仲舒D.朱熹
9 .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可见,先秦时期的三家思想
A.君民关系方面没有区别
B.都体现出正身修心的特点
C.都主张开明君主治国
D.都把育人的道理摆在首位
2019-03-08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其性质而言,它是中国历史上一场
A.政治运动B.启蒙运动C.改革运动D.思想解放运动
2022-01-08更新 | 178次组卷 | 3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