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4 道试题
3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63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主张“万乘之主(注:指君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由此可知(   
A.儒家与法家都重视道德B.三者均认同国家一统
C.孔孟和韩非均推崇霸道D.儒法都主张王权独尊
6 . 在教育宗旨上,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孟子强调“明人伦”,荀子认为教育是后天的过程,应“化性起伪”,墨子突出生产劳动和科技知识的学习,韩非则积极实行教育改革、提倡法制教育等。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都重视兴办私学B.儒家在私学中占主导地位
C.教育思想呈现多元化倾向D.官学受到私学的巨大冲击
7 .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解释:天从来没有说过话,万物在天地之中,也照常生长)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解释:只有那和天地初开一同诞生,到天地毁灭也不会死、不会衰老的东西才叫“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C.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认为自然是不可以认识的
2020-03-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朝鲜族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
A.人情关系B.道德规范
C.法制建设D.礼仪秩序
2020-02-20更新 | 132次组卷 | 38卷引用:【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韩非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历史上所谓“圣人”都是根据当时的条件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他意在说明
A.法术势相互结合的必要B.社会进步根源是变法
C.孔子被奉为圣人的原因D.儒家恢复周礼为倒退
10 . 墨子说:“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李悝认为“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由此可见,两人选人标准的相似之处是
A.毋论出身B.军功高低C.品行优劣D.能力大小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