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倡导“发政施仁、保民而王”政治思想的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
2018-04-09更新 | 172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等级)历史试题
2014·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
2016-11-27更新 | 1423次组卷 | 50卷引用:上海市鲁迅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等级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亡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而事异。’”这一观点可以印证
A.儒家对仁政的提倡B.法家进步的历史观
C.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D.佛家慈悲为怀的主张
5 . 儒学有着两千多年历史,至今海外犹有“传人”。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梁任公曾指出:“……所以我们可说,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诚然儒家之外,还有其他各家,儒家哲学,不算中国文化全体;但是若把儒家抽去,中国文化恐怕没有多少东西了。”                                                                   
——《饮冰室书话》
回答:
(1)简要叙述我国古代儒学产生、发展的史实。
(2)如何理解“研究儒家哲学,就是研究中国文化”?
(3)列举两个史实说明儒学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4)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下,今天我们应该如何
对待儒学?
2016-11-18更新 | 9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高二第一学期测试选修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