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等几派显学相互辨难,阐述义理的中心都集中在“内圣外王”的主题上“内圣”是指人的内在道德修养,即“修身”;“外王是指参与社会政治管理,即“治国”。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诸子百家立场一致B.中国文化出现大一统趋势
C.中国文化形成了关注现实政治和人伦的特征D.中国文化摆脱了神学影响
2023-03-06更新 | 248次组卷 | 31卷引用:【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一轮巩固卷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荀子·富国》中提到“……救患除祸,则莫若明分使群矣。”《荀子·王制》中强调“分莫大于礼”;为了达到“明分使群”,使不同等级各安其分,使社会成为有组织的群体,他又主张以法入礼,规范秩序,由此可见荀子的思想(     
A.有利于维护君主的权威B.有利于恢复礼乐秩序
C.开启了法律儒家化过程D.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