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国之命在人心,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和监督政府。”下列思想与上述材料具有相似性的是(     
A.儒家的“仁政”“德治”B.墨家的“兼爱”“尚贤”
C.儒家的“礼治”D.法家的“法治”“变革”
2024-04-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说:“从政治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维护政权的工具;从经济角度来说,诸子百家和百家争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快速发展的一种反映;从文化层面来说,这属于一种文化的对抗与交流,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开始发展完善的标志。”这可以用来说明(     )
A.诸子思想出现了融合的倾向B.百家争鸣的出现具有社会必然性
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024-02-23更新 | 147次组卷 | 2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老子主张“以无事取天下”,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孟子系统地阐述了“仁政”学说,提出“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这反映出二人的学说(     
A.在治国理念上截然相反B.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C.迎合了封建贵族的诉求D.蕴含着朴素的民本思想
2023-12-15更新 | 566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关中学大学区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4 .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     
A.“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
B.“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C.“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D.“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2023-06-11更新 | 7563次组卷 | 38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评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墨子既“贵义”又“尚利”,提倡“他人之利,天下之利”。他把利看作义的内容、目的和标准,把义看作是达到利的手段,提出以利作为行为的道德价值标准。这说明墨子的义利观(     
A.具有反传统的启蒙意义B.带有浓厚的民本主义色彩
C.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D.否定了法家的重义轻利观
2023-03-14更新 | 1882次组卷 | 15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