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据史书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秦驰道……始皇命天下修道以备游幸”。下列关于秦朝驰道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文书传送以及政令传达               ②加强了对诸侯国的控制
③是秦朝道路交通网的重要组成               ④便利了皇帝到各地巡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1-27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面是某高一学生在学习秦朝历史后摘录的笔记。笔记内容反映的是公元前 230—前 221 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A.秦统一的背景B.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C.秦统一的过程D.秦统一全国的意义
3 . 官吏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进入战国后,诸侯国君逐渐演变为集权专制君主,实行官僚制度。这套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其一,在官吏任免方面,突破“亲贵合一”“世卿世禄”的旧制。选拔官吏,或因军功,或由荐举、游说,或择自侍从养士。被任命的官吏多非贵族,“官无常任”,不得世袭。其二,以玺印符节作为官吏权力的象征和凭据。国君任命官吏时授予玺印,免职辞官时回收玺印。将帅统兵发兵,也须持有兵符。派遣使臣,则用国君授予的“节”,国君颁赐给官吏玺印符节,赋予官吏行使行政、军事、司法诸权以合法性。其三,严格实行官吏岁终“上计”。每年地方官须向国君呈报财政预算。国君采用合券制,年终稽查两片符券所载数目的盈亏。盈者升官受赏,亏者降职问罪,以督促官吏尽责尽力。其四,推广俸禄制。发放数额,依官职高低而有等差。俸禄取代封色,国君可随时任免或调动官吏。

——李治安《中国古代官僚政治)

(1)概括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官僚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里的“监”是“掌监郡”的“监御史”。它隶属于御史大夫,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官吏,使地方官不敢欺骗和违抗中央。汉初,郡国并行,各郡没有设置监御史这个官职,但中央派人监察地方的作法继承下来。到汉武帝时,在全国置十三州部,每州派刺史一人。刺史对上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对下主要监察郡守和强宗豪右,从其“周行郡国”可以看出,诸侯王也在督察之列。刺史以六条问事,形成“秩卑”“任重”的局面。作为中央派出的监察官,虽不是地方官,由于能控制地方长官,因而极易越权。随着东汉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刺史(州牧)的秩位提高、权限扩大,刺史可以督察辖区内一切朝廷命官,有选举、劾奏之权,有权干预地方行政,又拥有领兵之权,事实上演变为地方的高级行政长官。有的州牧、刺史甚至权位父子相袭,实际上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

——摘编自安作璋、熊铁基《秦汉官制史稿》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秦汉地方治理体系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影响。
4 . 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皇帝制度                      ②三公九卿制                  ③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④郡县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书记载,秦完成统一后,曾一次将各地豪富二十万户迁到咸阳,还曾“徙黔首三万户琅砑台下,复(免除赋役)十二岁”;击退匈奴后又“为筑城郭,徙民充之”。这些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豪富势力B.开发边疆地区C.增加政府收入D.巩固国家统一
6 . 如表是《中国历史纲要》(上)的中国古代史目录。可以提炼的主题是(     
单元标题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B.传统经济结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C.科技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D.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的日益活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其共同作用是(     
A.增强军事力量B.加强思想控制C.增加政府收入D.巩固国家统一
8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213次组卷 | 69卷引用:北京市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秦朝时始设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由丞相领衔上奏,最后经过皇帝裁决方能施行。朝议制度的优势在于
A.确保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有利于皇帝决策集思广益
C.通过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D.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2021-05-11更新 | 1857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人大附中石景山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钱穆认为中央集权制度能维持此大一统之局面历数千年之久而不败……直到今日, 我们拥有这样一个广土众民的大国家,举世莫匹,这是中国历史之结晶品,称赞它是“中国历史上无上成绩”。以下关于中央集权制度表述正确的有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因为当时中国周边复杂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B.中央集权制度被公认为开启了世界文明特别是政治文明的先河
C.不能为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政治和文化保障
D.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也保障了中华文明的延续
2020-03-01更新 | 593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