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秦始皇曾公开宣称“上农除末”。里耶秦简记载,一个名叫“枯”的士伍(身份称谓)因娶了商人的女儿为妻,竟受到戍边四年的严厉处罚。这些举措旨在(     
A.保护农业发展B.彰显皇帝权威C.打击商人利益D.整顿商业环境
2 . 如果观察者稍用想象力,即可以闭目看出在制造这些陶塑兵俑时,哲学家、艺术家、匠人曾与成批的占卜者以及数以百千计的军官在集思广益、摩肩抵掌的研磋情景。这地下人像的工程,自设计至施行不可能没有全面交换意见,然后在技术上不断协商侥幸而成。兵马俑的制作及其展示的场景,反映出(     
A.秦始皇的专制与暴虐B.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形成
C.秦朝军队强大的战斗力D.集权制度高度的动员水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三章历史上的“中国”问题
一、历史上的“中国”
二、关于”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讨论
三、主体民族问题
四、如何看待同时并存的民族政权
五、历史上”中国”才问题研究需要有新的发展
第四章民族关系主流问题研究
一、平等相处、友好交往
二、对立、冲突和不平等
三、共同促进中国历史发展

——摘编自李振宏《民族历史与现代观念: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4 . 秦汉时期,皇权还是受到一些制约的。“国有大事,皆由朝臣讨论后向皇帝提出意见,最后由皇帝裁定。这种制度是氏族社会民主制和周代内外朝的遗留,对皇帝权力起到了一些限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民主倾向。”秦汉时期,符合材料描述的制度是
A.三公九卿制B.刺史制度C.朝议制度D.郡县制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诗经·小雅·北山》中记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在琅琊石刻上宣告:“六合之内,皇帝之土”,材料可以说明
A.土地是国家上层建筑的基础
B.西周与秦朝的土地性质相同
C.专制集权促使君主操控土地
D.土地公有是维护统治的前提
2019-10-09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
A.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
B.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
C.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
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
2019-02-17更新 | 352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5届辽宁大连高三第二次模拟文综历史试卷
7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而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
A.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
B.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限制、监督了皇权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8-10-27更新 | 667次组卷 | 45卷引用:2017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8 . “云梦秦简”是指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文字)。其中,《为吏之道》说:“以此为人君则鬼(读为怀,和柔的意思),为人臣则忠;为人父则茲(慈),为人子则孝……君鬼臣忠,父茲(慈)子孝,政之本(也)。”材料可以证明秦朝
A.“以吏为师,以法为教”
B.并没有完全排斥儒家思想
C.官吏注重修身养性
D.主要是竹简与毛笔书写文字
2017-10-17更新 | 548次组卷 | 25卷引用: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三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在位期间,共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移民主流之一是徙平民、罪吏于边境。此举
A.推动了秦代商业的发展
B.有利于边疆地区的开发
C.有效的抑制了土地兼并
D.促进了封建国家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郭沫若曾评价说:“……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是废除了大量区域性的异体字,使文字更进一步整齐简易化了,这是在文化上的一大功绩。”郭沫若所以高度评价秦始皇的书同文字措施,主要是因为书同文字
A.使隶书更加规范使用B.为汉字的艺术化奠定基础
C.使文字简洁明了实用D.促进中华文化交融和进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