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9 道试题
1 . 下列关于秦汉历史的记述,集中反映了(     
文献记述出处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贾谊《过秦论》
拨乱诛暴,平定海内,卒践帝祚,成于汉家。《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
接汉绪,茂育群生,恢复疆宇。《后汉书·班固传》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家国同构模式改变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华夏认同不断增强
2022-07-14更新 | 7200次组卷 | 69卷引用:专项测试03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中国古代史超清脉络期末复习必备笔记和专项测试
2 . 秦统一前后,先后修建了灵渠、长城、都江堰、郑国渠;在大兴建设的同时,秦始皇还迅速完成了对文字、道路、度量衡的统一。秦始皇取得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建筑技术领先世界B.交通便利促进交流
C.秦劳动力资源丰富D.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2023-10-18更新 | 708次组卷 | 16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一单元-高频考法精讲精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如下图所示的中央官僚机构创建于(     

A.商朝B.西周C.秦朝D.西汉
4 .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一词的渊源时表示,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代表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产生了融合智慧与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该学者意在强调秦的统一(     
A.开创了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B.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C.确立了古代中国的基本疆域D.强化了华夏认同的心理基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4次组卷 | 456卷引用:初升高检测卷(一)-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云梦睡虎地秦简记载,公元前227年,秦南郡(楚国旧地)郡守腾因当地居民仍保留楚地风俗,发布文告,要求各县、道官吏“凡法律令者,以教导民,去其淫僻,除其恶俗”。这一做法旨在(     
A.缓和社会矛盾B.革除传统陋俗C.树立皇帝权威D.强化国家认同
2023-03-23更新 | 539次组卷 | 9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朝建立后,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整顿社会风俗,并且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这些举措(       
A.密切了南北经济的交流B.加强了对基层百姓的控制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D.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022-04-09更新 | 954次组卷 | 20卷引用:初升高检测卷(二)-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8 . 尽管今天所有的中国居民都可以追溯为“中国人”,这个词汇对于前帝国时期却是不恰当的。公元前3世纪,秦的征伐把这些不同的人群在政治上联结起来。这表明秦的统一(     
A.促使华夏族形成B.推动了民族交融
C.增强了国家认同D.消除了六国隔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始皇废除了古代的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广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郡。郡设郡守,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各郡每年必须定期向中央报告本地的税收收入、治安情况等,中央对其下属进行考核。这反映出秦朝(     
A.世袭制度完全退出政治舞台B.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C.中央财政收入实现迅速增长D.监察制度保障社会长期稳定
10 . 2016年,在北京市通州区发掘出汉代渔阳郡路县城址和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017-08-04更新 | 3229次组卷 | 41卷引用:《小题狂刷》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狂刷01 发达的古代农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